揭祕中國的奇門遁甲之術

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術數第一大秘術,被稱為黃老道家最高層次的預測學,號稱帝王之學。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黃帝、姜太公、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奇人異士。我們今天為大家講幾個非常精彩的奇門遁甲的小故事。

黃帝與奇門遁甲的故事

傳說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的上古時期,黃帝的部落(以黃河流域為主)跟蚩尤的部落大戰於涿鹿之野,雙方打了一年多,不分勝負。黃帝苦悶填心,憂心如焚。一天夜裡,忽然夢到了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對他說:你要戰勝蚩尤,必須找到九星運轉時倒映於地上的奇點和吉門。用背孤擊虛之法,可大獲全勝。

九天玄女娘娘在教給他一些秘訣後,便飄然離去。黃帝醒來,馬上將這些秘訣整理成書,就是《奇門遁甲》,又選了一個吉日良辰,修了一個很大的高臺,於臺上致祭,正式啟用“奇門遁甲”。祭祀完後,黃帝就用“奇門遁甲”之方法,對蚩尤進行全面反攻。交戰中蚩尤作法興起了漫天大霧,企圖利用大霧的幫助來消滅黃帝。而黃帝在“奇門遁甲”的指導下,馬上辨清了方向,又用背孤擊虛之法,從生門打向死門一舉戰勝蚩尤。

揭秘中國的奇門遁甲之術


此後黃帝把“奇門遁甲”視為至寶,為了長久保存,便命風后把它刻到甲骨上。這風后也是知天文,曉地理,通算術,明陰陽的行家。他在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春、夏、秋、冬)的啟發下,將黃帝的一時一局改為了四時一局。他用四個時辰來象徵一年中的四個季節,把四千三百二十局,刪成了一千零八十局。一千零八十局中,又分為陽遁五百四十局和陰遁五百四十局。這就是“奇門遁甲”歷史上的第一次改革。

姜子牙救武吉

《封神演義》中記載,武吉為姜子牙的弟子,後追隨子牙為周朝建立做出了一定貢獻。當初武吉本是樵夫。姜子牙釣於磻溪。二人相遇認識了在渭水旁釣魚的姜尚(子牙)。見子牙用直鉤釣魚大笑。子牙看武吉氣息斷曰:今日入城打死人。武吉怒別。擔柴入城。誤觸王相致死。文王畫地為牢。武吉後被暫釋。照顧老母至秋後正法。老母令其找姜子牙求救。太公收其為徒。授兵法。又令其挖坑施咒破解先天數。秋後不見武吉伏刑。文王演先天數。以為武吉已畏罪自殺。後文王碰見武吉。武吉引文王見姜太公。受封武德將軍。師徒二人後為文王效力,討伐紂王。

揭秘中國的奇門遁甲之術


在這裡詳細介紹一下子牙是如何幫助武吉逃生活命的:子牙運用《奇門遁甲》之術,讓武吉回家後床前挖一個四尺深的大坑,睡在裡面,然後在頭前和腳前各點一盞燈,再在身上撒些亂草和大米。三更天,子牙披髮仗劍,踏罡布鬥,掐決結印作法。之後因人來報文王,武吉一直未歸,然後文王拿三個銅錢起卦,卦象顯示,武吉已經畏罪跳崖自盡,屍體在雜草中都生了蛆蟲。至此,姜尚大功告成。

那麼,姜尚究竟是如何躲過文王的後天八卦的推算呢?很簡單,武吉置身坑中,意同深淵和墳墓,亂草和大米意同雜草和生蛆,說明此人必死無疑了。事實上,文王的後天八卦的確沒有算錯,只不過是姜尚人為干預所致。可見奇門遁甲之術真正蘊含了強大的能量。

張良得奇書

到了秦朝末年,一個叫張良的青年人,有一次經過下邳的圯上,遇一老者坐於其上,而鞋子卻掉到橋下去了,老者很不禮貌的對張良說:“小子,快給我把鞋子撿起來!”張良待要發怒,見是一老者,只得把怒氣忍了下去,怏怏地走到橋下幫老人撿起了鞋。老者又傲慢地對他說:“穿上!”張良再一次強忍著不平之氣為其穿上。老者起身揚長而去,但去不數步,卻又折轉身來對張良說:“後五日平明在此等我。”

揭秘中國的奇門遁甲之術


五日後的平明張良趕到約會地點,老者已先到了。老者見張良晚於他,非常生氣地說:“與老人約會,為什麼滯後?五日後再會。”五日後雞尚未鳴,張良便來到了約會地點,可老者又先到了。老者再次生氣地說:“這一次又晚於我,為什麼?後五日再會!”這次還沒到半夜,張良就趕到了約會地點。老者也隨之趕到,並從懷中取出一本書來送給張良說:“讀了此書,可以作帝王之師;可以幫助有帝王氣慨的人建立新的朝代……”這本書就是“奇門遁甲”。

張良憑著自己的刻苦精神和聰明才智,很快就把“奇門遁甲”的原理弄通了。他感到“奇門遁甲”局數雖多,卻跳不出洛書九宮之數,因此也對“奇門遁甲”進行了一次刪改。他把姜子牙的七十二局減到了十八局,在十八局中再分陰九局和陽九局,使“奇門遁甲”的佈局更為精當,這就是“奇門遁甲”歷史上的第三次改革。張良後來在幫助漢高祖劉邦推翻秦朝、平定諸候、戰勝項羽的過程中,最常用的就是天遁、地遁和三奇並進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