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影片《鬥魚》技術分析

1983年,《教父》三部曲和《現代啟示錄》的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拍攝了這部帶有強烈感情色彩和藝術感染力的影片。在我看來,也許本片的劇情略顯平庸,但卻在技術的風格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接下來本文將就《鬥魚》中的技術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首先是關於劇情設定的。同樣是講述青少年在叛逆期的憤怒,本片很容易讓人想起尼古拉斯·雷執導的那部《無因的反叛》。只不過在《鬥魚》中,詹姆斯·迪恩的那個角色的一些特質被分開放在了兩個男主角身上:馬特·狄龍的那個角色代表的是樂觀和無止境的憤怒,米基·洛克的那個角色則代表了悲傷和理智的那一面。《無因的反叛》裡的一些情節也許在當時的觀眾的眼中十分自然,但我們在今天看來則難免顯得有些誇張和過時;但《鬥魚》即便是放在現在看上去仍然非常前衛,充滿令人難以預料的劇情轉折;當男主角在電影開始後不久就被人捅了一刀之後,我一直懷疑他會像《天若有情》裡的劉德華一樣倒下,這樣的懷疑在男主角的頭部被重擊之時(電影甚至用一系列風騷的鏡頭展現出了靈魂出竅的感覺)達到了頂點。所以當最後看到是男主角的哥哥倒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比較震驚的——我們甚至都沒能看到他是怎麼倒下的,只聽到一聲槍響,然後就和男主角一起經歷了這樣的突然變化。米基·洛克的角色讓我想到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那個理想主義的黑幫老大honey,他把整部電影的主題給引向了類似於馬丁·斯科塞斯《窮街陋巷》的那個方向,可惜電影對社會的探討僅僅停留在表面。

經典影片《鬥魚》技術分析

電影對於靈魂出竅的表現

比起劇情設定,本片更突出的是它的視聽效果:配樂極具迷幻氣質,攝影則大量採用了特寫和近景,偶爾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傾斜鏡頭或是手持攝影,這給觀眾傳達出一種躁動和不安定感。在很多場戲中,裡面的角色都像是在對著話筒直接在我們的耳邊說話,與此同時背景音紛亂嘈雜而又像是被置於一個空曠的房間裡。一切都像是一場夢或是某人的囈語。

黑白影像的處理,既呼應了米基·洛克的那個角色是色盲的設定,也襯托出了鬥魚色彩的鮮豔。

經典影片《鬥魚》技術分析

後來馬特·狄龍在結尾憤怒地敲打警車玻璃,他倒映在車窗裡的臉扭曲變形,在那一刻我們看到的畫面也是彩色的:

經典影片《鬥魚》技術分析

與之對應,紅色的警報器也有一瞬間是彩色的,鮮豔得像血,又像是夕陽:

經典影片《鬥魚》技術分析

這正暗示著男主角和鬥魚的相似之處:鬥魚們只要一遇見就會拼個你死我活,只有將它們隔開才能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魚缸裡的隔板,無論是它的性質還是樣子都讓人聯想到牢房。

經典影片《鬥魚》技術分析

可是人為什麼會變成鬥魚呢?這大概是因為他們幾乎從來沒有得到過愛,也不知道做什麼事情是對的吧。男主角最後終於見到了大海,不知道他是否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和自由。可就算找到了又怎麼樣?就像謝飛導演的《本命年》所表達的那樣,這樣的事情以前曾發生過,未來也仍會繼續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