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绿环”上最大公园10月开建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环”上最大公园10月开建

城市副中心“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最大公园——张家湾公园将于今年10月开工。图为公园规划。通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千龙网发

记者从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和张家湾镇获悉,城市副中心“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最大公园——张家湾公园将于今年10月开工。公园规划总占地1万多亩,一期占地4587.8亩,预计2020年10月竣工。

据介绍,张家湾公园所在地原是工业大院,通州区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过程中,清退工业大院,按照因地制宜、留白增绿、大尺度建设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总体要求,规划设计了张家湾公园建设项目。

该公园将以生态优先、环保绿色、生态修复、通过地形整理体现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在综合考虑远期水系连通的基础上、设置林间集雨洼地并预留湿地发展空间。建成后的张家湾公园将尽显运河文化特色,通过巧心设计再现“水巷茶棚”的历史风貌。此外,由于该公园位于东部候鸟迁徙路线上,公园将建成可为鸟类提供适宜环境的栖息地,最终成为集人文森林、候鸟森林、湿地森林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绿色屏障。

其中,“人文森林”主打近自然异龄复层林,中心区域强调乡土大树为主的异龄景观林,以油松、国槐、垂柳、白蜡、楸树、榆树等大规格的乡土树木为主,营造文化底蕴;“候鸟森林”主打以创造生物多样性为主的低维护近自然林。由于张家湾镇位于东部候鸟迁徙路线上,为给鸟类提供环境适宜的栖息地,公园将大量种植垂柳、榆树、国槐、构树、金银木、木槿、紫花槐、酸枣、枣树等鸟类食源树种和蜜源树种;“湿地森林”打造的是与邻近生态格局相融合的近自然林,植物造景体现四季季相变化大的景观,留出视线的通透性,以枫杨、垂柳、水杉等耐水湿树种为主。

此外,在综合考虑远期水系连通的基础上,张家湾公园还设计了林间集雨洼地并预留湿地发展空间,通过大量栽植乡土树种、异龄植物群落,构建低维护、多样性的城市森林绿化基底,为后期建设旅游文化示范区、开展各种休闲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张家湾镇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重要节点,里二泗村及码头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张家湾公园的规划建设将尽显运河文化,通过参考张家湾历史资料及古画,以水系联通、休憩亭廊的巧心设计和布置,通过绿化种植再现“水巷茶棚”的历史风貌,展示“水镇”的特色景观。以景墙、雕塑等园林小品打造“南还第一城”“万州骈集”等景点,再现昔日运河上繁荣景象。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环”上最大公园10月开建

张家湾公园规划图。通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千龙网发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环”上最大公园10月开建

张家湾公园规划图。通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千龙网发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环”上最大公园10月开建

张家湾公园规划图。通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千龙网发

千龙网北京9月13日讯(记者 马文娟 通讯员 刘炜 王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