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与肾病、糖尿病“狼狈为奸”,怎样处理最高效?

高血压患者中有几类特殊人群,其管理与普通患者有所区别。除了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外周动脉疾病等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高血压合并肾病

高血压与肾病可谓“亲密无间”,前者是很多慢性肾病(CKD)病友共同的难题。全国22家医院进行过一项纳入6000余名CKD患者(27.1%的患者为CKD5级)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71.2%的患者有高血压。

另有一项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1家三甲医院进行,近9000非透析CKD患者参与的多中心研究显示,不同CKD分期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有差异,分期越高,高血压患病率也越高,从CKD1期的44.2%上升到5期的91.0%——10名CKD5期患者中,就有9个高血压!

伴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怎样处理呢?指南提出了3点建议:

CKD患者的降压目标:无白蛋白尿者<140/90mmHg(I,A),有白蛋白尿者<130/80mmHg(IIa,B);

18~60岁CK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140/90mmHg时启动药物降压治疗(I,A);

CKD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降压治疗应包括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IIa)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IIb),单独或联合其他降压药,但不建议同时应用ACEI和ARB(I,A)。

CKD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1. 除了ACEI、ARB,钙离子通道阻断剂(CCB)、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BRB)及利尿剂都可作为初始选择用药。

2. ACEI/ARB不但具有降压作用,还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退,改善CKD患者的肾脏预后。初始降压治疗应包括1种ACEI或ARB,单独或联合其他降压药,但不建议同时应用ACEI和ARB。用药后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30%时仍可谨慎应用,超过30%时可考虑减量或停药。

3. 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CCB都可应用,其肾脏保护能力主要依赖其降压作用。

4. 肾小球滤过率(GFR)>30 ml/(min·1.73m2)(单位后同)的患者(对应CKD1~3期),

噻嗪类利尿剂有效;GFR<30(CKD4~5期)患者可用袢利尿剂

5. BRB可对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渡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α受体阻滞剂具有较好的优势,发挥心肾保护作用,不同时期的CKD患者降压治疗皆可应用。

6. α1受体阻滞剂、中枢α受体激动剂等均可酌情与其他降压药联用。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CKD5期)的降压治疗

1. 这类患者部分呈难治性高血压,需要联用多种降压药

2.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RAS抑制剂(RASI,包括ACEI和ARB)应监测血钾和肌酐水平。

3. 需避免在透析血容量骤减阶段使用降压药,否则易发生严重的低血压。

4. 应依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透析对药物的清除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5. 透析前或诊室测量的血压不能很好反映透析患者的平均血压(可能存在“白大衣性高血压”等现象),推荐患者坚持家庭血压测量。

6. 透析患者血压变异不宜过大。

7. 透析后收缩压(SBP)理想靶目标为120~140mmHg。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中,24.3%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降压治疗则可有效降低其全因死亡率。因而,糖尿病人群适当严格地控制血压是有益的。

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mmHg(IIa,B)。SBP130~139mmHg或舒张压(DBP)80~89mmHg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若血压不能达标,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血压≥140/90mmHg的糖尿病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展药物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I,A)。

首先考虑使用ACEI或ARB;如需联合用药,应以这两类药为基础(I,A)。但ACEI和ARB不应同时应用。

SBP130~139mmHg或DBP80~89mmHg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血压不能达标,应采取药物治疗;

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立刻开始药物降压治疗,更加积极地使用ACEI/ARB,这样在降压同时还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量,使患者更多地获益;

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推荐为130/80mmHg;

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患者,推荐采取更宽松的目标值140/90mmHg。

药物选择和应用

首选ACEI或ARB;如需联合用药,应以ACEI/ARB为基础加用利尿剂或二氢吡啶类CCB,合并心绞痛可加用BRB;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者慎用利尿剂;

反复低血糖发作者,慎用BRB,以免掩盖低血糖症状;

BRB和利尿剂需小剂量应用;

有前列腺肥大且血压控制不佳者,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

血压达标通常需要至少2种药物的联合治疗。

此前美国更改高血压指南时,有人疑惑:为何美国新版成人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到130/90mmHg,但美国糖尿病协会近期颁布的糖尿病诊疗标准中却仍将≥140/90mmHg作为糖尿病高血压的诊断界值,那么,对于我国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如何界定?

根据我国指南,无论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还是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其高血压诊断标准均为≥140/90mmHg。但是,诊断标准不等于降压目标,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指南依然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以最大程度降低各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比起以往指南,新指南更加强调的一点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更加积极地筛查尿微量白蛋白,这一信号不仅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也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风险有所增加。早期关注这一指标并积极干预,可延缓CKD发生,有助于降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不是一个单一的病种,而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

代谢综合征通常表现为集多种代谢紊乱于一身,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度、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和高胰岛素血症等,这些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病变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

目前多认为这些代谢紊乱的共同原因就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征可造成多种疾病患病率增高,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某些癌症。

我国18岁以上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自2002年(13.8%)至2009年(18.2%)逐年增高,患病率随年龄递增,至60~69岁达到高峰。

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3项或以上即可诊断:

  • 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 血压增高:血压≥130/85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 血脂异常:空腹甘油三酯(TG)≥1.7mmol/L,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或确诊血脂异常并药物治疗者;
  • 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在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中,我国患者以合并高血压最常见(65.4%),其次为血脂异常(男性高TG血症53.6%,女性低HDL-C血症49.4%)。

代谢综合征治疗原则为早期干预、综合达标,以减少心血管风险并预防心、脑、肾靶器官损害。

治疗分为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是非常有效的生活干预

,据国内社区人群研究显示,适当增加运动可降低10%~20%的代谢综合征风险。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调整可以说比用药更为重要。

降压药物优先推荐ACEI、ARB,尤其适用于伴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可应用二氢吡啶类CCB;伴心功能不全及冠心病者,可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BRB。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PAD)属于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表现,我国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仅为2%~4%,6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16.4%,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中患病率更高。约半数PAD患者存在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上升。

下肢PAD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降压达标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减缓病变进程,降低患者截肢率。尽管降压过程中患肢血流可能有所下降,多数患者是能够耐受的。

高血压伴PAD患者用药首选CCB和RASI(ACEI/ARB),降压同时也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PAD合并高血压有效,一般不增加病变血管阻力,对冠心病事件有一定预防作用,并非禁忌。而利尿剂会减少血容量,增加血液黏稠度,一般不推荐使用。

郭艺芳教授补充,尽管PAD在人群中十分常见,但临床上对其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患者直到发生了明显症状,甚至出现了间歇性跛行,才来医院看病。其实,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完全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PAD一旦发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降压。虽然积极的降压治疗有可能会导致下肢灌注压的下降,从而加重患者症状,但这种症状加重仅是一过性的,长期获益却是显著的。不仅延缓下肢动脉病变的发展,还会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因此,PAD患者应坚持积极降压,同时注意控制好血压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便会大有获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