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百草香舍: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能「听」香呢?

株洲市百草香舍: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能「听」香呢?

株洲市百草香舍: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能「听」香呢?

苏州狮子林有“听香”的题匾,古人有“早听时务夜听香”的诗句,佛家又有证悟圆满时,可以达到六根互换的境界,即--眼耳鼻舌身意,具为一体。

但是,如何理解听香呢?

株洲市百草香舍: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能「听」香呢?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宋·李煜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听代表的是耳朵,香代表的是鼻子。这样的命名其实是嗅觉上和听觉上的互通,也就是我们文学修辞所说的通感。所以说香是有语言的,它的语言是通过嗅觉引发相应的情感体验,它无需通过思维就可以直接的精确地传达到位!对于一些有特殊艺术气质的人,或者精神修行境界更高层次的人而言,香是可以用鼻子去观察捕捉、用心灵去听取得到的东西。

香味所能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色彩、声音,感觉,甚至是回忆!比如:嫣香、枯香、涩香……再比如:黄庭坚闻香而有感,香尘之下犹如:嫩寒清晓行于孤山篱落之间。所以,听香一词,看似不可思议,实在情理之中。

株洲市百草香舍: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能「听」香呢?

闻的繁体字,是门下有耳,听,繁体字是耳和道德的德的右边组合而成的。表示听是要用心用耳用往前方的动作。所以听和闻,都是和耳朵紧密相连的,必须有耳的。所以古人诗词经常把鼻观、听,作为闻香品香的代名词。

中医讲穴位,鼻子两翼各有一个穴位叫闻香穴,此穴位是和耳朵相通的。所以耳鼻两个字,在医道中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品香的境界追求,我们至为推崇听香的妙境,倡导用心来品香,达到眼耳鼻相通、意消无漏的境界。

株洲市百草香舍: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能「听」香呢?

听,在甲骨文中,其实是表示全身心的听取他人的意见,从而修正自己达到和悦的境界。

而香,我们的老祖宗认为,把原来单指物质上芬芳美好的气息,引申到永恒不灭的明德修身之香,可以不受风向的逆转而向四方传播,是精神上的美好品德所散发出来的明德之香。

由此可见:我们的古代先贤对于馨香的理解,除了物质表层的追求,更是精神道德上的追求!

表面上看,香是物质上的有形的东西,而听香尘背后,所蕴含的却是大海一样浩瀚无垠的精神财富!

故而听的不是香,而是香尘中所蕴含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历史之声!

株洲市百草香舍: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能「听」香呢?

通过对一炉馨香的品悟,而听到的是对德行的自我检省、是文化拾遗复苏的历史心声!我们愿通过一扇古老的香道之门,能为大家提供一个静雅的空间,能让有缘人,能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以一缕香尘,驱疫避秽、颐养性情、反观自我之余,能存敬天畏人之心、能正明德修身之道。更愿有志之士能于小小香尘之中,集聚众人力量,将明德正道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道统,逐渐唤醒恢复起来!

香道的拾遗和传承,也会要求我们,从物质形态上单一香尘的喜爱,逐渐升华为精神上空灵心香的追求。 “听一炉馨香,明正德人生”, 也许现代的我们已经很难达到佛家所讲的六根互通圆融的境界,但是,我们却可以努力的为浮躁而紧张的现代都市,开辟一方净地,让耳朵规避开聒噪的物外,于一炉静雅的香烟中,意会先贤,怡心养性,修身明德,重塑书香门第,重护文化的香火传承……

株洲市百草香舍: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能「听」香呢?

百草香舍

善调百草,和乐心香

希望我们的一炉馨香,能够呼唤起中华有识之士,与我们一道同行,共同迈入复苏优雅明德的中华香道上来!愿我们的一炉馨香,能为您所听见!为书香门第的香火传承而点心香!为香道文化的复苏祈福,向智慧的先贤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