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国家农业研究投入与政策改革(二十二)

卢昱嘉 韩一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在研发投入系统中公共和私人角色的Stokes-Ruttan范式(一)

20世纪美国科学政策的范例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科学顾问范尼瓦尔·布什在《科学:无尽的边疆》(1945)中所提出的。罗斯福向布什寻求,如何将战争的科技成果用于支持和平时期的经济增长的建议。在布什的描述中,科学和技术是以线性模型进行的,在这种模型中,基础科学知识的进步导致了新技术的应用。他主张政府做出强有力的承诺用以支持基础科学,这些基础科学随后将被用于私营部门主导的技术和商业应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复杂的解释。“人们不再认为,对纯粹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科学的大量投资本身能够保障社会所需的所有技术”。而批评线性模型的人强调,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密切相关的,“从事科学”和“从事技术”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Ruttan,2001)。

1997年,普林斯顿政治学家Donald Stokes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政策范式,它区分了纯粹出于寻求理解而不考虑实际用途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旨在拓展理解范围并考虑用途的研究之间的区别。在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之后,他将纯科学的努力标记为“玻尔象限”。 斯托克斯以19世纪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为例,他关于改进发酵的研究导致了微生物学的根本进步,他对玻尔的纯科学和实用启发科学进行了区分,将后者标记为“巴斯德象限”。这项研究完全以应用目标为指导,而没有寻求更多的科学进步。

*本文翻译自美国农业部报告《Agricultural Research Investment and Policy Reform in High-Income Countries》,不代表作者及本头条号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