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频频发力 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文 牛妞

4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7项减税措施,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部署对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实施监管考核,确保今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李克强表示,为企业减税与加大财政投入实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要瞄准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也要通过减税等相关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减税力度,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动力,更有利于引导社会预期。

今年以来,国务院已连续推出多项减税降费降成本措施,预计这次推出的7项减税措施全年将再为企业减轻税负600多亿元。《财会信报》记者对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减税降费频频发力 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次会议十五项措施减负超7 600亿元

今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召开三次常务会议,推出十五项具体减税降费措施,预计将为企业减负超7 600亿元。

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动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融资难题。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进一步完善税制,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一是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 400亿元。二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三是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 000亿元,内外资企业都将同等受益。

4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减少涉企收费,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为落实党中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会议确定,一是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符合条件的地区可从今年5月1日起再下调工伤保险费率20%或50%。将阶段性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期限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鼓励企业在降成本、增效益基础上让职工得实惠。二是完善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在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工程中推广使用银行保函。三是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在去年已降低25%的基础上,从7月1日起按原标准再降低25%。从4月1日起,停征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工本费。8月1日起停征专利登记费等收费,延长专利年费减缴期限。四是将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标准上限从不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降至不超过2倍。政府要继续做好保障残疾人就业工作。五是清理规范物流、能源等收费。确保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降价效果要组织第三方评估。加快合并货运车辆年检年审,推动降低港口、高速公路、天然气输配等收费。以上措施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3 000多亿元。会议还要求加大督查,确保降费到位,并规范收费权

这次清理规范的范围,不仅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还涉及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等方面。清理规范方式多种多样,停征了部分收费项目,降低了收费标准,还延长了一些到期的收费减免措施。

4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减税力度,一是将享受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优惠的企业新购进研发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上限,从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二是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以上两项措施实施期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三是取消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限制。四是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五是将一般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与高新技术企业的限额统一,从2.5%提高至8%。前述三项措施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六是从5月1日起,将对纳税人设立的资金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征收的印花税减半,对按件征收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七是将目前在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试点的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推广到全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有关优惠政策分别自1月1日和7月1日起执行。采取以上7项措施,预计全年将再为企业减轻税负600多亿元。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普惠金融服务,必须落实好已确定的政策,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融资成本下降。目前大中型商业银行已普遍设立普惠金融机构,专业化经营机制基本成型,截至去年末新发放普惠金融贷款3.4万多亿元。下一步要将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情况作为监管支持政策重要参考,制定监管考核办法,抓紧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支持银行制定专门的普惠信贷计划、安排专项激励费用、细化尽职免责办法,探索小微企业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抵押贷款、扶贫金融等产品创新,确保单户授信1 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质量和贷款综合成本,力争到三季度末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较明显降低。加大督查、审计等力度。使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和脱贫攻坚。

李克强表示,此次减税的方向是小微企业,受益的是整个经济。

李克强强调,小微企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有针对性地为小微企业减税,实际上也是支撑就业这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近年来出台的这些优惠政策确实支撑了就业,对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克强明确表示,此次减税不仅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更要重点支持创业创新。

“我们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要关注成长型的企业。今天许多叱咤风云的跨国企业,几十年前就是从小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今天我们为小微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目的就是鼓励它们不断创新,力争成为未来的‘小巨人’。”李克强强调,要通过减税等支持性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升级。

减税降费频频发力 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

减负效应凸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改革新政正式实行,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此次税率调整作为财税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振兴壮大实体经济、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和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将带来深远影响。

5月1日早上,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昌水建筑公司会计孟春蕾开出了增值税改革新政实施后的新发票。“我们公司今天开了2张10%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相比之前的11%税率,可以少计提销项税1.6万余元,减税效果立竿见影。”

5月1日上午,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程欣顺利开出增值税税率调整后的新发票,金额114 824元,税额15 837.79元。集团所属公司上午共开发票7份,总金额167 941.37元,总税额23 164.34元。

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500强企业之一,在宁波、南昌、天津、马鞍山以及海外巴西、印尼建有八大制造基地。其产业涵盖家电、电力设备、医疗、地产、金融投资等领域。其中,奥克斯空调位居行业第三,智能电表、电力箱位居行业第一。集团拥有2家上市公司,5家高新技术企业,持有奥克斯、三星两个全球知名品牌,品牌价值超200亿元。2017年奥克斯集团在鄞州区共缴纳增值税78 670万元。

“此次税收优化政策一出台,我们对2018年预计纳税情况进行测算,预计在毛利持平的前提下,此次税改,将为奥克斯所属鄞州区的制造业企业减增值税4 500万左右。”奥克斯集团财务经理俞虹表示。

为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全国税务系统迅速行动,与财政等部门一起,制发政策文件、调整信息系统、强化政策辅导,于5月1日如期开具税率调整后发票,深化增值税改革“首战告捷”。

据了解,截至5月1日17∶00,各省份均顺利实现税率调整后发票开具工作,开票份数达215万份,开票金额138亿元。其中,增值税专用发票9万份,增值税普通发票93万份,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109万份,机动车销售普通发票4万份。

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业、建筑、基础通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税负,鼓励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为企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财务负责人赵成彦介绍,千万不要小看降下来的这一个点,粗略算下来减税还是非常可观的。按照该集团2017年度财务数据测算,将会降低增值税税额约6 000万元;按照2018年度集团预算来测算,将减税9 200余万元。

山东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2017年全年销项税额为例,企业产生适用17%税率的销项税额32.3亿元,若增值税税率由17%降低到16%,销项税额将变为30.4亿元,与17%税率相比减少1.9亿元,扣除进项少抵扣部分影响,全年增值税减负将达7 000万元。

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等费用均为实体经济重要经营成本,将这些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会显著降低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流动资金,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深化增值税改革、加大减税优惠力度是今年税收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将减税‘大礼包’不折不扣地送到纳税人手中。”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王道树说,目前,税务总局已将增值税改革任务细化为10个方面41项措施逐一落实,使相关改革在基层落实有了操作依据。

王道树介绍,为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税务总局已出台了《关于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等若干增值税问题的公告》等多份征管配套文件,对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以及税率调整相关配套规定进行了明确,让纳税人更便利地享受到政策优惠。

“目前,税务总局已制定了详细的分析方案,搭建全国统一的改革效应分析平台,面向改革涉及的全体纳税人采取逐户逐月分析的方法,确保多维度客观反映改革成果。”王道树说。

“中央推出的一系列减税优惠措施让企业真的有了获得感!”在福建,同溢堂药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永华对近期推出的税收优惠政策感到格外高兴:“去年,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推行,我们公司就享受了250万元以上的税收优惠。今年提出的增值税税率下调,我们起码能再减少近200万元税款。”

据了解,一季度税务部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减税904亿元,为小微企业累计减税469亿元,降低了企业负担,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减税政策来得真是太及时了!”在福建三明,福建奥翔体育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正加快生产技术研发,听闻中央推出减税新举措,公司财务负责人严明高兴地说,公司决定在今明两年投入至少300万元采购新型设备。 “因增值税税率降低,我们每年可以减税180万元,这次推出的7项新政策,更是直接加快了我们研发创新的计划。”

“仅仅是教育经费税前扣除从2.5%提高到8%这一项,我们公司每年可以多出50万元经费用于技术培训。”严明说,得益于减税举措和政府支持,企业又能培养一批技术熟练度高、技术能力强的优秀职工,让资源投入成为创新发展动力。

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是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另一项措施。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

厦门市思明区开拓求精机械厂是一家生产智能高精准非标设备、机械设备、机械零件制造和五金加工的工厂。2016年12月,该厂接到了一笔订单,合同金额超过28万元,随后不到半年,机械厂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71万元,达到了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标准。因为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税率将从3%上升为17%,而公司却没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之后,出于对税负的担忧,他们开始减少接收订单。

“现在国家出台了新政策,允许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这对工厂真是好消息。”会计朱梅开说,全年预计可以实现减税40多万元。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收入50 5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 037亿元,增长13.6%。其中,税收收入44 332亿元,同比增长17.3%;非税收入6 214亿元,同比下降7.5%。

一系列的减税降费举措,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两会后万亿元减负“礼包”开始进入密集政策落地期,税费、电力、物流多项降成本措施综合发力,将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这些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举措,再次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