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本期非遺傳承人:王玉芬,已入駐“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匠人——

四大發明,震古爍今;巧手摺剪,錦繡乾坤;方寸之間,盡顯無限創意;雙指之尖,玩轉一紙乾坤;層疊有致,內有乾坤。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剪紙藝術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它是利用剪刀或者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者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作為一種利用剪刀創作的鏤空藝術,剪紙給人以極致的藝術享受。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在2006年成功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自西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到中國出現最早的剪紙藝術作品,歷時兩百多年,是新疆吐魯番盆地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五福團花剪紙,其中在明清時代逐步成熟走向鼎盛。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剪紙藝術流傳到現在已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漫漫的歲月長河中,剪紙藝術進行了多次演變和改進,形成了如今多種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單色剪紙,彩色剪紙,立體剪紙等。王玉芬將這項技藝順利的繼承了下來。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王玉芬,1970年出生於黑龍江省綏化市的蘭西縣,自幼喜愛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在兒時看小人書的時候經常會根據人物圖案把其形象生動的畫出來,然後再利用剪刀剪出來,一次次的嘗試,從最初接二連三的失敗到後面的小有成績,剪紙從此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為了剪紙藝術付出了多少,只有王玉芬自己心裡清楚,在無數個夜晚,鄉下的村落間早已燈光微弱,人們都漸漸進入夢鄉,而她依然靠著暗黃的燈光用雙手裁剪著自己的作品。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她的桌子上整齊的擺放著各種裁剪的紙張材料,右手握著剪刀,左手輕捏著紙張,每剪完一刀,在腦海中就反覆回想著整體裁剪的步驟,只見她兩眼微閉,聚精會神,雙手在剪紙上輕盈舞動,不一會兒,一張美麗的嫦娥奔月窗花就完成了,她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為了這項事業,王玉芬甚至放棄了在藥廠的穩定工作來全身心投入到剪紙之中,在這期間受到了家人的不解與強烈的反對,但是她依然堅信只要不放棄,一直把剪紙堅持做下去,就一定會成功,也是為了圓了自己兒時心中的那個夢。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到目前為止,她曾創作的近百幅作品相繼在《中國體育報》、《中國火炬月刊》等報刊上發表。她的三幅掛錢剪紙作品被收入《中國掛錢圖集》。

2003年10月,第五屆中國剪紙作品展覽中,她創作的剪紙作品《別墅名車》榮獲銀獎。同年10月,在全國中青年剪紙優秀人才評選中,她榮獲了“中國剪紙德藝雙馨”獎。2008年,王玉芬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集《王玉芬剪紙作品集》,並在第四屆中國(蘭西)亞麻文化旅遊節期間在蘭西舉辦了“玉芬剪紙作品展”。現在任中國剪紙學會會員、省剪紙研究會會員。


非遺地圖|美麗的嫦娥奔月剪紙你見過嗎?


王玉芬說道:“剪紙是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優秀民間技藝,是非遺歷史文化中的瑰寶,我希望將來會有更多的手藝人能夠加入進來,把它順利的傳承下去,我也將永葆初心,一步一個腳印,為剪紙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