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整理 | 李唯 胡海星 李漢朝

評判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他措辭是否強硬,而在於他是否擁有過英雄!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狼牙山地處河北省易縣西南部,因山勢陡峻形似狼牙而得名,這裡山勢陡峭,易守難攻,是開展游擊戰的絕佳戰場。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了七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

在“大掃蕩”中,因為是根據地所在地,日軍實行了殘酷的“三光”政策,即殺光、搶光、燒光。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1941年9月24日,狼牙山已經被日軍和眾多的偽軍團團圍住,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一分區一團團長邱蔚手裡能夠調動的部隊只剩下了一百餘人的七連。

狼牙山五壯士所在連指導員蔡展鵬在回憶稿中寫道:“敵人集中了兩千多的兵力,把狼牙山包圍的像鐵桶似的,四面八方每一條山溝都有敵人。”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敵人來勢洶洶,隱藏在狼牙山裡的是將近四萬人的黨政機關人員和群眾,四萬人在狼牙山的盤山道路上行走是非常困難的,而日軍正在逐步縮小包圍圈,如果不能及時帶領群眾們轉移出去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為了掩護群眾轉移,團長邱蔚命令七連偽裝成主力部隊留在狼牙山上,利用有利地形和日軍周旋拖延時間。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邱蔚團長

“你們的任務是阻擊敵人,9月25號12點鐘之前,不能讓敵人上山!”

循著七連的槍聲,日軍果然追了上來,另一邊的邱蔚團長則帶著四萬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

為轉移日軍注意力,在與日軍周旋時,七連官兵還要故意暴露目標造成八路軍主力部隊還在山上的假象,將近七個小時的激戰,七連傷亡慘重。

在這個時候,為了讓邱蔚團長帶著群眾走得更遠些,也為了讓七連受傷的戰士能夠安全轉移,六班班長馬寶玉主動跟指導員申請掩護部隊。

就這樣,六班決心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並把敵人引向了另外一條路。

六班共有五名戰士,分別是:

班長馬寶玉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副班長 葛振林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戰士 宋學義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戰士 胡德林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戰士 胡福才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六班戰士在拖住大批敵人後很快就陷入了槍林彈雨中,炮彈落下把碗口粗的松樹都被炸成了幾段……

後來,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葛振林在回憶稿中寫道:“為了更好地掩護團主力撤退更遠,我們五個人就順著小路,一邊轉移一邊打冷槍,把敵人吸引到我們這邊來,我們一口氣跑到棋盤陀,這個地方三面都是斷崖。”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六班戰士邊打邊退,他們接近了狼牙山的主峰。跟著八路軍六班的日軍緊追不捨,他們以為好不容易找到了八路軍主力部隊,絕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敵人看到沒有彈藥的八路軍戰士,就想抓活的,然而八路軍戰士誓死不當俘虜。在生死抉擇面前,五位八路軍戰士沒有絲毫猶豫,他們決心與日軍血戰到底,沒有子彈、手榴彈、就搬起石頭砸敵人。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到最後,班長馬寶玉讓大家清理彈藥,發現胡德林還有一顆手榴彈,這個時候敵人已經快到眼前,班長把最後的一枚手榴彈拉開後投向了敵人……

“我們已經完成了黨交給的掩護任務,革命戰士寧死決不投降敵人!”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戰士們把武器砸了,槍栓扔掉,絕不留給敵人。最後身為黨員的班長說了句:“跟我來!”之後便縱身一跳,胡德林和胡福才也緊跟著跳了下去。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副班長葛振林知道班長帶著兩個戰士跳崖後,也和宋學義從另一邊跳了下去。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1941年9月25日,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的五名戰士不僅圓滿完成了掩護群眾、掩護部隊安全撤離的任務,並且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狼牙山寫下了傳奇歷史。

英勇跳崖的五名戰士,班長馬寶玉21歲、戰士胡福才28歲、戰士胡德林24歲、副班長葛振林24歲、戰士宋學義23歲。在他們如火一般燃燒的青春歲月裡,面對敵人,他們義無反顧地把生命拋在腦後。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宣佈他們為八路軍的榮譽戰士,併發布嘉獎令,號召邊區軍民向“狼牙山五壯士”學習。後來當地人民又在狼牙山建造了“五壯士紀念碑”。從此,“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蹟便廣泛地流傳開來,受到人們無限的崇敬和懷念。

在英勇跳崖後,葛振林和宋學義被山間的小樹掛住,最終倖免遇難……

北婁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易縣狼牙山腳下的北婁山村,馬寶玉,胡福才和胡德林三位革命烈士就長眠在這裡。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他們犧牲在了狼牙山,而狼牙山也永遠地把他們擁入懷抱!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些英雄

“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

“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今日,這座山不可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