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漯河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2018年漯河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2018年漯河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9月18日,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后,举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

实习生 李博昊

如今,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在享受网络的便捷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9月18日,2018年漯河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启动,旨在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增进市民对网络安全的参与和重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引导广大网民坚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引导大家依法文明上网

A

发动全民广泛参与,倡导依法文明理性上网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9月18日上午,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8年漯河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动。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各县区网信办、网络安全宣传周各主题日承办单位、市属新闻网站代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市各网络协会有关人员等2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网络安全宣传周从9月17日至9月23日,旨在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增进市民对网络安全的参与和重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引导广大网民坚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宣传周期间,我市将举办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和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主题日活动。还将联动所有县区,深入到单位、学校、商圈、街道、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同时,深入宣传《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推动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广泛开展宣传普及活动,指导行业协会、高校、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广大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网络安全事关你我他 每人都应提高安全意识

B

“网络安全事关你我他,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当前,维护网络安全不仅仅是防范网络病毒,它已涉及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层面。”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网信办)主任韩文明告诉记者,正因为网络安全事关每个人和全社会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构筑网络安全防线,捍卫网络安全。

据介绍,近几年肆虐网络的犯罪触目惊心。2017年2月,一款名为“蓝鲸”的网络游戏被曝涉嫌引导青少年自杀,这款游戏的蔓延揭露了网络犯罪的隐秘性和残酷性,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穷的危害。2017年5月12日,一款为“wannacry”(勒索)的恶意病毒软件侵袭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一些国家的医院、银行、加油站的操作系统陷入瘫痪,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秩序面临严峻冲击。

生活中,虽然许多人每天都离不开网络,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安全意识却没有提高上去。

在即将到来的“支付刷脸”时代,许多来路不明的美颜拍照APP就需要警惕,保护我们的肖像很可能意味着保护我们的财产;再者,许多“互联网红包”亦可能存在钓鱼、木马病毒……所有这些,都需要广大网民提高警戒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

在宣传活动现场,当记者随机询问多名学生是否经常更换手机支付密码时,多数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现实中,许多人因为多个账号多年使用同一密码而遭遇网络失窃。

“定期更新密码、增加密码的复杂性,是网络用户应该养成的重要自我保护习惯之一。”现场参加活动的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违法行为将受到惩戒

C

“使用网络者即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违反了相关法规。如果利用网络传播谣言或者制造事端,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韩文明提醒说。

2017年3月1日,通过网络直播软件快手平台的传播,认证名为“漯河大虾哥”录制的一段视频引起了众多的反感和谴责,也引起我市网警和市网信办的高度重视。“漯河大虾哥”疑似在就餐之后,站在饭店餐桌旁,将尿液撒到地锅中。

3月2日,根据快手网站上的注册信息,市公安局顺河分局与干河陈分局民警顺藤摸瓜,查找到了“漯河大虾哥”——程某。程某向警方承认了错误,删除了低俗视频,并录制视频在快手平台上公开道歉。经调查,程某传播的低俗视频中,其实是以饮料冒充尿液撒入地锅之中。据此,程某在网上不当的言行,涉嫌寻衅滋事,根据相关规定,警方对其依法治安拘留5日。

对此,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网上挑战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的言行也会触犯法律。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网友们应有法治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市公安局网警支队也提醒广大网民,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严禁制造、传播恐怖、暴力等违法信息,严禁传播谣言和低俗信息。

今年9月14日,市网信办对两个微信公众号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行为进行了通报。据介绍,在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情况下,我市某公司主办的微信公众号“看漯河”、某商行主办的微信公众号“混漯河”,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制造舆论热点,博人眼球。

针对违规行为,市网信办责令“看漯河”“混漯河”微信公众号平台负责人立即删除违规内容,坚决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市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说,希望全市各级网络平台和广大网民,积极构建良好网络秩序,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讲好漯河故事,传播好漯河声音,释放互联网的最大正能量。

D

提升防范意识 远离网络陷阱

如今,一些伪基站、恶意软件和钓鱼网站,非法窃取用户私人信息,给许多受害人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而从这些案例中不难发现,受害者普遍缺乏网络安全意识。

那么,普通民众如何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网络陷阱呢?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向大家介绍了一些防范常识。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各类证件、手机和各类账号。不要随意出借个人的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证件,防止证件被恶意复印和使用;不要在手机、电脑上安装各类盗版、来路不明的软件,防止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安全问题。

其次,管理好自己的各类账号密码,如QQ密码、上网账号密码、银行卡号及密码,养成定期修改密码的习惯,密码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第三,上网浏览网页时,选择合法网站(政府、知名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导航网站),不要浏览色情、暴恐、反动等非法网站,否则有可能会对自己造成重大影响,或导致计算机被种植木马、恶意软件、病毒等,引发网络安全事件。

第四,不要借助互联网上提供的各类“翻墙”软件访问国外网站、不良网站或非法网站,否则会对个人人身安全造成损害。

第五,不要在公共电脑上保存个人的微信、QQ、邮箱登陆密码。在与他人聊天过程中,轻易不要发送个人银行卡、会员卡、电话号码、住址等信息。不轻易点击微信、QQ、邮箱中来历不明的红包和网址链接或来历不明的文件。

第六,网络购物时要选择合法的、信誉度较高的经营性网站交易,且网站首页末端有“经营性网站备案”、“诚信网站”、“工商红盾标志”或网上“亮照亮标”等标志。

最后,要避免网络陷阱,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在各类需要注册的网站注册时,坚持“能不上传就不上传”的原则,尤其是上传身份证等信息时,更要慎之又慎。不在公共场所随意连接未知WiFi,尤其是未加密的WiFi热点,否则可能会导致手机、电脑上的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或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更不要使用免费的WiFi热点进行网上购物或进行资金转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