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攢多少錢才能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

80後攢多少錢才能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

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發佈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報告顯示,35歲以下(1983年後出生)的年輕人有超過半數還未準備養老儲蓄,不少年輕人期待政府養老金成為養老主要支撐來源,但卻對養老金制度知之甚少。調查樣本中,有超過97%的年輕人對養老金瞭解很少或者完全不瞭解。據調查,中國年輕一代平均每月儲蓄1339元,這些年輕人認為他們至少需要積攢163萬元才能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

97%的年輕人對養老制度知之甚少,處於懵懂化生存狀態,在父母已然老去,而自己也會面臨“誰來養老”“如何養老”的困境之際,年輕一代平均1339元的月存儲蓄額,與預期中163萬元才能過上舒適生活的養老資金,存在著極大的差距。

考慮到物價上漲等因素,未來的養老成本顯然會更高。當絕大多數人都把養老寄託在政府託底上,為養老而打拼的主動性就會嚴重下降。35歲以下的人超過半數未準備養老儲蓄,年輕一代儲蓄額又極為微薄,就是有力的證明,而這也無法支撐起人們未來的養老需求。無錢儲蓄的原因,固然有掙錢不多,房價等剛性支出過大,結餘過少有關係,但這也與年輕人財商不足的短板有直接關聯。

財商應該和智商、情商一樣被同等重視。財商,體現的是一個人認知、管理、創造和享用財富的能力。不過,在既有的教育體系下,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過於注重智商、情商而忽視了財商的教育。孩子除了會學習和考試,畢業後基本沒有通過理財實現財富保持增值的能力。2015年,在北京、上海、浙江省溫州市三地同時舉行的財商實驗中,有72%的孩子拿到200元啟動資金後選擇了儲蓄,離開時平均結餘128元,有7%的人結餘資金低於10元,出現了“月光”傾向。

超過七成的孩子利用儲蓄理財,意味著大多數人有理財意識,但由於理財能力不足,形成了虧損。在實驗中孩子的財務管理如此,在現實中,大多數成人的財務管理依舊如此。年輕人月存1339元甚至出現入不敷出,也就自在情理之中。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教會國人掙錢與理財,已然迫在眉睫。

從當下來看,以養老金制度為切入點,在進行常識宣傳的同時,以危機感來增強國人的理財主動性和能動性,是短期內可以改善的地方。從校園貸等案例來看,新生代的消費觀已發生了巨大變化,“用明天的錢,消今天的費”的超前性,導致居民的債務率不斷攀升,存在銀行裡的錢也越來越少。當所有人都傾向於超前消費,或者透支性消費,則會形成巨大的債務黑洞,讓養老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如何養老”的追問,最終要靠“如何理財”來進行回答。從現在開始,要著眼於未來的養老,才不會事至關鍵之時而茫然無助。如此而論,是時候要實現理財教育真正從娃娃抓起了。它不僅是一個教育命題,更是一道社會議題。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錢隆卡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