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地產周期下,美的該何去何從?

一、公司產品線

自美的集團 2013 年整合以來,公司空調業務規模擴大的同時,保持在家電領域的全品類覆蓋。隨著冰箱、洗衣機及廚電小電業務佔比逐步增加,合理的產品結構使公司業務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並確保公司在各產品整體市場出現需求刺激時能享受紅利,保持營收穩健。

後地產週期下,美的該何去何從?

二、美的是如何穿越地產週期的

1)美的在 2012 年未能穿越地 產週期,收入大幅下滑。2012 年前,美的通過低價傾銷和壓庫存 發展。2012 年渠道去庫存,零售丟失大量市場份額,導致 2012 年收入大幅下滑。2)美的在 2014、2015 年穿越地產週期,由於 市場份額提升和利潤率的提升,即使在 2015 年空調渠道去庫存的 背景下,美的利潤增長速度依然高。3)當前背景下,美的增長速 度會放緩,但沒有大的風險。目前美的執行 T+3 策略,除廚電業 務外,其他業務庫存合理。

後地產週期下,美的該何去何從?

三、白電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遠

從城鎮數據來看,洗衣機和冰箱已經接近日本平均水平,每百戶百臺左右。但是空調不管是城鎮還是農村和日本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所以未來空調的增量還是很可觀的,在算上平均8年的更新週期,空調遠未到天花板。但是冰箱和洗衣機主要是以更新換代為主,所以增長有限。踩點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更新週期比較短,所以市場空間很大。

後地產週期下,美的該何去何從?

四、KUKA

根據 IFR 統計,2015 年全球平均的工業機器人密度為 69,韓、日、 美等發達國家中的工業強國平均工業機器人密度超 150,其中韓國機器人 密度為 531(全球最高),美國的機器人密度為 176,中國機器人密度僅 為 49,低於全球平均水平。我們預計中國將在 2020 年實現機器人密度超 170 的目標。

後地產週期下,美的該何去何從?

近期KUKA公佈了中報,2Q18,KUKA 利潤下滑幅度縮窄:1)1H18,營業收入 15.97 億歐 元,同比-11.2%;新增訂單 18.60 億歐元,同比-5.7%;KUKA 收入 下滑,但是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依然增長,導致淨利潤同比-16.6%。 2)KUKA 1Q18 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 64%,2Q18 同比+21%,扭轉趨勢。3)2H17 基數較低,預計 2H18 淨利潤可以實現增長。收購後的KUKA業績並沒有預期的那樣好。

五、投資建議

近期股價調整較多:1)估值受地產週期影響。2)收入增長速度有放緩壓力。上半年空調增長速度高,是亮點。2Q18 子公司小天 鵝增速明顯放緩,KUKA 收入繼續小幅下滑,廚電業務處於渠道去庫存中。此外,空調 7 月受到高同比基數以及天氣影響,零售出 現下滑。在此背景下,市場對下半年空調銷售預期趨於保守。3) 對美國出口業務佔收入 6%(2017 年),存在中美貿易摩擦風險。

公司今年承諾的回購已經完成12億多,餘額還有28億左右。近期股市調整幅度較大,市場對於白電行業整體持有悲觀態度。但如果只從地產週期分析白電,我覺得是片面的。市場不只有增量,還有存量替換問題。而且從保有量上說,白電離天花板還有一定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