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和林:一周淨投放6000億 關鍵是投向

[摘要] 央行宣佈開展1年期MLF操作2650億元,利率為3.3%,與上期持平。在短期內淨投放近6000億元資金,無疑對支持實體經濟和緩解市場資金面有正面效應。

盤和林

9月17日,央行宣佈開展1年期MLF操作2650億元,利率為3.3%,與上期持平,這是自9月12日央行重新開啟逆回購之後的第四次投放,加上之前連續三天淨投放的3300億元,在6天內央行累計淨投放達到了5950億元。

這與8月份的信貸數據不無關係。數據顯示,當前銀行流動性整體較為充裕,但8月信貸略低於預期且集中於短期票據,主要是因為銀行向實體經濟提供中長期信貸的意願仍然比較弱。

短期來看,對於央行加碼MLF淨投放的舉措,大部分人認為是通過增加資金的投入增加流動性,畢竟9月份素來是地方專項債券集中發行的時間點,在本週已公告發行地方債就達到3789億元,遠超前幾周的平均發行量,若不注入資金,市場很可能會面臨資金吃緊的問題。

M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中文名稱是“中期借貸便利”,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中期借貸便利既能滿足當前央行穩定利率的要求又不直接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這是個兩全的辦法,更能穩定大家的預期。

長期來看,央行本次超預期開展MLF操作,或釋放出“鎖短放長”信號,有助於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即鼓勵銀行信貸擴張,支持實體經濟融資,並降低融資成本。

顯然,央行本月MLF操作其目的在於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定向支持信貸擴張,鼓勵商業銀行為實體經濟提供中長期信貸,相信央行還會配套相關支持實體經濟信貸的政策。另外,如果不出意外的話,9月底的議息會議後,美聯儲就會採取年內的第三次加息。總體而言,雖然美聯儲加息對中國貨幣政策制約作用已經不大,但市場仍對中國貨幣政策是否會有跟隨舉措有所擔憂。

筆者認為,此次美國加息中國央行不排除會跟隨加息,但加息幅度一樣不會太大。不過,考慮到今年中國全年經濟穩增長的壓力較大,而且當前實體經濟本來就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因此必須選擇相應的貨幣政策工具來對沖加息所帶來的宏觀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負面影響,10月前後不排除央行再次實施定向降準,而本月的“意外”MLF操作也可視為央行穩定市場預期的舉措之一。

總的來說,央行“意外”加碼MLF操作也在意料之中。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六穩”要求,國務院金融委第二次會議明確當前金融領域主要問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當前金融政策已經轉向穩增長、服務實體經濟,無疑,MLF操作是理想的貨幣政策工具。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央行通過MLF為市場注入資金之外,財政部也有相應的動作,3789億元的專項債券發放只是整個發放計劃的一部分,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財政部就曾經催促地方政府要確保在10月底之前完成數額高達13500億元的地方債發放,這也是本週專項債券發放數額突然增加的原因之一。

在短期內淨投放近6000億元資金,無疑對支持實體經濟和緩解市場資金面有正面效應,但是,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如何防止資金通過各種方式流入房地產市場和大宗消費品市場,真正讓資金進入到實體經濟是金融機構要面對的問題。

(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