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和林:疫情下半場快遞物流復工事關民生 浙江經驗值得借鑑

盘和林:疫情下半场快递物流复工事关民生 浙江经验值得借鉴

春節和疫情期間,中國郵政、順豐、丹鳥物流和蘇寧物流一直處於正常運營狀態,圓通速遞從1月28日起已全面恢復正常運營,其他主要快遞公司也自2月10日起全面恢復正常運營。同時,努力確保寄遞渠道安全暢通,全力保安全、保穩定、保暢通,確保中心、網店和一線員工嚴格落實操作規範,確保廣大客戶寄遞安全。

不少消費者為快遞行業全面復工拍手叫好,直呼自己的快遞終於能動了。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媒體表示,“快遞復工是今日最佳消息,終於能發貨了”,“太好了啊,我期待了好久”……紛紛叫好背後,是快遞事關民生,疫情不讓我們出行,但總不能還不讓我們“剁手吧”?

快遞已是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行業之一,事關民眾生活平穩有序。據統計,2019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首超10萬億,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人均收寄45件包裹。因此,物流復工意味著,在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前提下,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也開始了,物流、快遞等正常化可謂意義重大。

這也難怪大家對快遞復工歡呼雀躍。然而,之所以此次快遞行業復工如此延後,是因為為了抗擊疫情的考慮。我們應當在這個關鍵時刻,提高警惕,打贏這場疫情保衛戰,但是,各地對於產業發展的態度不能一刀切式的一禁了之,一關了之,如果全面關閉物流行業,那不僅會對經濟帶來嚴重的打擊,還會影響人們的生產資料運輸等等,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促進快遞、物流盡快復工,才是我們政府需要努力的方向。

這一點,浙江起到了很好地表率。

浙江省發佈《關於切實保障生活保供類電商及快遞企業正常運行的緊急通知》,指出電子商務能夠有效滿足群眾生活需求和環節人員聚集壓力,要確保快遞、外賣、生鮮配送等關鍵服務正常運行,堅決打通全省電商快遞物流“最後一百米”。在浙江省杭州市,要求快遞行業全面復工,職業人員上崗需要測量體溫,配套醫用口罩等等。

實際上,隨著物流數智化加速,傳統依靠人力手動分揀已經成為過去式,並不會造成人員過度密集,因而在保證控制疫情的條件下,快遞企業安全復工是可行的。在最後100米,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通過減少接觸、定點投遞的方式,也能極大方便大家日常生活。

快遞復工不僅需要地方的許可和大力支持,也還面臨防疫物資、用工、場地等困難,地方政府除了應當出臺鼓勵物流行業復工的綱領性文件以外,還需要對快遞企業提供一定的幫助,例如對快遞網點的水電等費用進行一定的減免,允許房租等成本進行稅收抵扣等。當然了,快遞企業自身也要尋求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共享員工模式,可以成為解決“用工荒”問題的很好借鑑。

最後,竊以為,我們當前已經進入抗擊疫情下半場,物流行業的全面復工是情理之中,也是大勢所趨,更是可行之道,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高效復工,這是科學防疫與穩定生產生活秩序兩手都要硬的應有之義。

(本文作者介紹: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