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小萌新们~

浙师为你们准备的始业教育“套餐”可还满意吗?

7场不同的优秀学子报告会

19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长学姐

是否让你印象深刻呢?

这里有潜心技能的专业大神,

有能歌善舞的全能教师,

有获竞赛冠军的科研大佬、考研达人

……

可谓是群英荟萃啊

干货、经验、感悟通通都有~

或许听完一场报告会还未尽兴

最全优秀学子在这里!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9月23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朱坚出席第5场报告会并与部分报告团成员合影。

接下来,请大家

快竖起耳朵,拿好小本本!

听学长学姐讲讲他们的故事~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学生工作,她曾任校学生会副主席

科研创业,国家级、省级课题相继立项

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三等奖收入囊中

虔心从教,她赴印度尼西亚等海内外多地支教

对话华师大、韩国大邱教育大学教育大牛

进修专业,她保送至北师大攻读硕士

师从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刘坚教授

……

她就是来自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四学生董瑶瑶

。这一次在优秀学子报告会上,董瑶瑶将浙师三年比作一场旅行,向大家展示她的“浙师旅行攻略”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刚入大学,董瑶瑶曾因高考失利和环境陌生感到迷茫。通过一年的努力,她以原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转入小学教育专业,并开始创业。“我非常主张‘

痛快玩、高效学’,玩就使劲玩,学就百分百地学。”作为一个典型爱憎分明的天蝎座女生,董瑶瑶平时喜欢驻扎各类咖啡店、淘店、旅行。

校会情深有帮助,学习工作两不误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当学生干部和好好学习之间是冲突的,我并不这么认为。”提到自己的校会情,董瑶瑶感谢它给予这么多的大学第一次:第一场校级比赛幕后工作的参与;第一次认识其他学院的小伙伴们;第一位大学挚友的相遇相知;第一份圣诞节礼物的到来;第一次撰写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第一次登上浙师最大的舞台……

校学生会见证了董瑶瑶大学最惊艳的时光。在校新生演讲赛、校迎新晚会、校辩论赛、校十佳歌手大赛等大大小小百余场的活动里,一次次方案的策划、一遍遍演出的彩排、一场场幕后的付出都是她成长的垫脚石。“我在一个面向全校的平台上收获了自信、胆魄和领导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这将使我无论去到哪里,都能应运自如地去表达,敢说更敢做。”

小教人与创业的不解之缘:“那些你很冒险的梦,一定要去疯”

作为一个小教人,董瑶瑶从决心创业做项目的那刻起,就反复问自己:一个教育人的荒唐创业梦,是坚持还是放下?她用两年的时间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不管结局怎样,反正先试试呗。”抱着这样的心态,就有了她第一次通宵撰写商业计划书,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文本修改和一次次内心的痛苦挣扎,她告诉自己: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新苗和国创课题申请正是临近期末考试时,尽管有过退缩、有过害怕,但董瑶瑶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要放弃。正如她所一直坚信的:“你是怎样的,你的项目就是怎样的。只要我不放弃,我的游鱼就一定能走下去。现在想来,就好像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后来,我也慢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那些你很冒险的梦,一定要去疯。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关于创业和大学的科研项目,董瑶瑶想送给学弟学妹们四个词:团队、创意、规划和勇气。“做项目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团队成员朝着同一目标的共同奋斗。在集体会议中,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会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做项目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做好规划,从短期到长远目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不瞻前顾后、不蹑手蹑脚的闯劲和干劲。”

支教见习,跨越赤道的师范生教育梦

令董瑶瑶印象最深的是两次见习,带的分别是六年级和一年级的孩子,至今她都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灿烂的笑容。在仙源湖,董瑶瑶第一次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在金东区实验小学,一年级娃娃们天真的笑容令她记忆犹新。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她的支教历程,从衢州、上饶到跨越赤道,来到南纬8度的印度尼西亚,不同国度,相似纯真的眼眸。“支教之行,对于教育人而言,是一种使命,对于我们浙师学子来说,更是一种担当。也许我们能够给予孩子们的力量是微薄的、短暂的,但在这一场关于爱和被爱的故事里,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都是幸福的

。”董瑶瑶认为她最大的幸运是来自孩子们的刹那感动,比如在支教离开时她们那声“你还会回来吗?”,还有印尼孩子们那无助又渴望的眼神。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另外,她在华东师范大学参与高峰论坛,和教育大牛们近距离接触;她到韩国大邱教育大学,在韩国教育学术中心,她向来自世界各国的教育学者分享浙师小学教育理念

。一路走来,董瑶瑶越来越坚定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专业第一,走进北京师范大学

“从最开始收到夏令营的通知,我很明白一个双非院校的师范生想要进入全国师范最高学府——京师学堂,真的太难了。”当时董瑶瑶坐了7小时的高铁从宁波一人北上,用最有限的时间备战,这次夏令营将考验她整个大学的积淀。“所以,来到北师大,不如先喝一杯北师的奶茶,调整好心态,关键时刻把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三天的讲座,董瑶瑶每场都录音,反复听并记录重点、解决疑惑。在第四天的笔试、面试考核中,她以教育学组第六名的成绩留下,而位列其前的全是985、211高校的学生。抛去双非院校学生的自卑,接下来三天她拼尽全力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终于,在北漂的第11天,董瑶瑶成为唯一被北师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免试预录取的双非院校学生

,也是她的导师今年在全国招收的唯一硕士研究生。今年9月,董瑶瑶以教师教育学院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北师大教育学硕士

走过浙师三年,董瑶瑶喜欢这里的每一个咖啡店,喜欢坐在16幢教学楼里听老师们讲教育那些事儿,喜欢这里的一切。“是浙师这片土地,给了我青春模样里最惊艳的时光和最温柔的岁月。而这一切,我将写成一本书,取名为‘不董’,把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平淡的生活点滴,记录,铭记。

为梦想“北漂”11天!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北师大

“旅行需要规划、需要享受,愿你成为浙师之行里最美的自己。我的浙师故事讲完了,那么接下来的,就靠你们了。”

图文素材 | 由本人提供

摄影 | 徐鸿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