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真风流还是假名士,真假难辨的无上密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陈凯歌的大唐盛世,杨玉环的遗世独立。这部憾作,六个亿根本远远不值当!在十几二十年后,又将会是一部《霸王别姬》。”

《妖猫传》改编自梦枕貘的《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讲述了一只妖猫接连造起多桩命案,引导诗人白居易与和尚空海揭开杨贵妃生死之谜的故事…陈凯歌不愧为天才型导演,无论叙事,声画,镜头,等等,除了用震撼来形容,那就是极致了!苛刻的要求,让一幅大唐盛世的图景缓缓展开在观众面前!这可以算上是一部我至今以来最喜爱的电影了,里面的无论哪个角色哪幅场面哪种视效,都让我无比的垂涎。这!就是我心中的盛唐气象!

《妖猫传》真风流还是假名士,真假难辨的无上密

真风流

诗情画意,在一场极乐之宴上跃然眼前,“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云,花的巧妙形容,表现出了美人的魅力与风采…李白在影片里,颓丧的模样,邋遢的服饰,微醺的状态,是极乐之宴上最为不同的人。当别人穿的花枝招展,风度翩翩时,他不羁放纵,一身潦草的打扮,散发结辫,口含笔墨,将一身的仙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陈凯歌对诗人,是偏爱的。在这场宴会上,赴宴的人皆无谓阶位高低,尽情喜乐,声色犬马…将一副盛唐风貌呈现到了极致,贵妃的开明与风韵,也象征着大唐的辉煌!

三十年后,乐天只为求得真相,不畏强权的指给,只为笔下之言无半句戏言。宁愿辞官,也不愿所出之语被权力所压迫,被物欲所束缚。内心对于杨贵妃的痴迷与疯狂,对李白的崇拜与敬仰,让他成为了像他们一样的风流名士。那首《长恨歌》至今被解读成对玄宗与贵妃爱情故事的宣扬,真的太过肤浅…不是一个时代的他们,白居易怎么会为了赞美而重言他人之言,复语历史之语呢?影片最后的他,说一个字都不改,那首诗是白龙写的,更是表达了他对大唐盛世,巍然皇权的轻蔑。

所以陈凯歌对那样极度拥挤的诗情才情泛滥的年代,还是极富情感的,乐天岿然不动的霸道与不羁,也正诠释了他是真风流!

《妖猫传》真风流还是假名士,真假难辨的无上密

假名士

三代世袭的金吾卫,禁军统领陈云樵,挥霍着妖猫给春琴的金钱,在胭脂水粉的风流事里潇洒自在,却在被妖猫伤害的时候,弃发妻于不顾。当妖猫夜闯陈家的时候,满府的侍卫随从皆死于非命,陈云樵并没有想着救妻子,而是逃命去,甚至反锁房门!当春琴被空海等解救之后,那场欢庆宴上,陈云樵亲手勒死妻子……在外风流倜傥,在家龌蹉自私!此乃假名士也!

《妖猫传》真风流还是假名士,真假难辨的无上密

其实陈云樵的做法于唐玄宗并无不同,在辉煌盛大,万邦来朝的盛唐,杨玉环是繁荣的象征,在安史之乱,堕落颓丧的的晚唐,是殒灭的祸首,用一个盛世换一个美人的唐玄宗,于杨玉环何罪之有!在马嵬坡的那个夜晚,唐玄宗与陈云樵有何区别? “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容貌,“一朝选在君王侧”的无奈,盛与她无关,没也与她无关…在皇权江山面前,美人终究是美人,也难逃命运的不公!

所以为什么我说陈凯歌对诗人是偏爱的,对权势是鄙夷的…纵情一生的假名士也抵不过诗人的只言片语…为了巍巍皇权,为了自己的天子形象,唐玄宗不愿将表现的薄情寡义,但他比谁都清楚,他真的要抛弃贵妃,以破乱军之压!曾经的那句“生生世世在一起”又是何等的讽刺。空海说的“他才是真正的幻术大师!”更是对爱情的嘲弄!

《妖猫传》真风流还是假名士,真假难辨的无上密

真与假

何为盛世繁华,何为极乐之乐,何为爱情悲歌?在一场场身不由己的事情之后,那亦真亦假的情感,皆似一幅幻境,当真相扑面而来,假意无所遁形,求真又有什么意义呢,幻灭又有什么关系呢?

空海自入唐以来,能看穿幻术的他,为求真而来,探案的过程处处流露着他对妖猫背后故事的探求。白居易,辞去六品起居官,为求实而做,未曾与杨贵妃谋面的他,在写长恨歌的时候,也曾为了她而疯狂。白龙自极乐之宴上与贵妃的面缘,便深深沉溺于对她的爱念,最后化为妖猫,一直陪伴着带着孤独于恐惧死去的杨玉环。这三个人都在虚无里求真求实,空海,白居易,白龙都是少年气满满的男人,对贵妃的守护是宁舍弃性命与信仰的,对坚贞的爱情是无上崇仰和无所顾虑的…

《妖猫传》真风流还是假名士,真假难辨的无上密

而唐玄宗和阿部却是被世俗物欲所侵扰的中年人,一个身后是巍巍皇权与无上地位,一个面前是欲言又止的矜持,一个选择抛弃,一个选择沉默…在阿部的日记里,揭开了杨贵妃生死之谜,也表现了天子朝臣的虚伪自私!惶惶人心是真的,恐惧寒冷是真的,弃离舍去是真的,玄宗的浪漫与爱情是假的,阿部的钦慕和爱恋是假的!

李白与白居易都未曾一睹杨贵妃的尊容,便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和“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长恨歌》…李白的这首诗是写给想象中最美好的女人,并不是高力士所言的献给贵妃…而唐玄宗在看到此诗之后,重赏李白,甚至不愿将自己写的祝寿诗送给贵妃…这体现了一个男人的嫉妒和伪善,明知自己不如人,也不愿承认,明知将抛弃贵妃,也不愿背负。而白居易,在三十年后写下《长恨歌》,也并不是为了取悦皇权,赞颂玄宗与贵妃的爱情…不然何谓“长恨”,他写的是贵妃的怨恨与无奈,玄宗的遗憾与痛苦,也是白居易心中最美好的爱情…这首爱情悲歌与李白的爱情礼赞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他们的真真假假又有何可辨,情真意切便是最浓烈的醇香!

《妖猫传》真风流还是假名士,真假难辨的无上密

无上密

无上密一直是空海万里寻求的境界,而在影片中,无上密就蕴藏在幻术之中…丹龙所饰的瓜农,那一句“幻术里也有真相”像是道开了空海郁结于心中的困惑。白居易临楼远眺,说“妖猫背后的真相,可能是和前朝有关。”这两句话,便设下了悬念,为缓缓揭开历史的谜团,幻术的真相而作铺垫!

瓜农用幻术变得西瓜,白居易看到以为是真的,是中术了,空海看到认为是假的,并没有中术,而他之后说“我也中术了”,是因为真中有假,假里藏真!李白写的清平调不是写给贵妃的,高力士却说是写给贵妃的,李白认为是假的,高力士觉得是真的,而贵妃说“大唐有你才是真了不起”,所以贵妃不论真假,无谓谎言。妖猫附身于三人,使得玉莲中毒了,春琴死了,云樵疯了,行为目的是无意的,但怨恨愤懑之情是真切的。白龙化作的猫,内心积怨满满,势要报复三代,但最后“不在那个身体很久了”,让他顿悟虽然猫身是假的,但对杨玉环的爱慕是真的。

《妖猫传》真风流还是假名士,真假难辨的无上密

在真真假假的人的行为与情感之中,白居易最后一字不改,因为他参透了无上密,虽然诗是假的,但情是真的,他用一起悲歌守护了杨贵妃千年来的美好形象,而不是“红颜祸水”的误解…空海说他在贵妃之死中,参透了“无上密”,是因为他知道了那个妇人为何在风雨雷电面前,只为怀中的婴孩而正襟危坐,无畏惊涛骇浪。白龙也参透了“无上密”,放下了仇怨,弃离了躯体,带着爱与光追随贵妃,在精神上与贵妃达成一致!丹龙也同样,早就参悟了“无上密”的他,成为了佛教的惠果大师,普渡众生!

而这“无上密”究竟为何物?

就是在谎言,欺骗,与真实,美好面前保持淡然和冷静,正视和接纳,包容和体谅…空海孜孜以求的无上密…就是学会包容虚假,接纳谎言,拥抱真实和美好!这是面对幻术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生至尚的一种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