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晚報:把愛崗敬業寫進家風

鞠桂英 敬業之家

沈阳晚报:把爱岗敬业写进家风

本人是全國勞模,丈夫是優秀教育工作者,哥哥是全國勞模,嫂子是市勞模,兒子考試得第一,兒媳是單位的先進個人,鞠桂英一家,就是這樣愛崗敬業的優秀家庭。

名副其實的“先進家庭”

鞠桂英出生於戰亂年代。她最崇拜的是蘇聯鄉村女教師華爾娃娜,下決心要做像她那樣的模範教師。

由於哥哥是全國勞模、嫂子是市勞模,她把身邊人當成榜樣,勵志也要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上世紀60年代,鞠桂英出席了全國文教群英會,成為全國勞動模範。同時期,鞠桂英的丈夫也被評為瀋陽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是省、市語文學科帶頭人。

鞠桂英說,“優秀”的取得其實並不難,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從社會最基本的家庭入手才能夯實社會道德大廈根基,只有每個家庭風正,社會風氣才會得到很好的改善和傳承。

走到哪都別忘“我是中國人”

在教育中,她鼓勵子女們做誠實、正直、善良、守信的人。

帶孫輩時,她常給孩子們講革命故事,教他們唱革命歌曲。鞠桂英的孫女是學校文藝骨幹,澳門迴歸時,她在學校合唱中領唱《七子之歌》,在區裡舉辦教師節、藝術節時常擔任主持人,還曾獲得過全國英語競賽第三名。孫女在美國留學時,每次上飛機前,鞠桂英都要手寫一封家書讓孫女在飛機上看。每次鞠桂英都在信最前面寫上:要記住你是中國人,一定要有中國人的尊嚴,多為中國爭光,記住到那兒去幹什麼,要有目標。

鞠桂英說,良好的家風能夠防微杜漸,倫理與道德感的養成當以日常生活入手,從家風入手,每一個人從小細節入手。家風家教的喚醒和建設是道德建設和社會細胞作用發揮的結合處,是具體措施,我們應該像搶救文化遺產一樣梳理出傳統的文化淵源,喚醒傳統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