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要「積陰德」究竟什麼才是陰德,又應該如何積累?

人們常說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證明命理學說是一套完整的系統,不能分割孤立,在人生的發展歷程中,都是要依靠各種事物的相互影響而對自身運勢產生一定的作用。那麼什麼是命?命是先天的,是宿世所積攢下來的福報;什麼是運,運是後天的,變幻莫測、難以把控;什麼是風水,風水涉及到環境,是可以調控的;什麼是讀書,讀書是通過感悟天地智慧的結晶從而提升修養,改變命運。

人們常說要“積陰德”究竟什麼才是陰德,又應該如何積累?

最後剩下“積陰德”了,那麼什麼又是“陰德”呢? 其實所謂的陰德,就是行善而不為人知,行善而不求人。有陰德的人,上天必將賜福於他。行善要出於至誠,不是為了出名而行善,不能有期望獲得福報的念頭,應該默默無聞,堅持不懈的處處行善,這才是真正的積陰德,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報。

《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裡的“餘慶”可不單指自己,而是指惠及後世子孫。因此,司馬光在家訓中曾說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在歷史上,一人行善積德,惠及子孫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孔子、范仲淹為例,他們的子孫後代經歷了多少朝代更替,仍受到人們的尊敬。

反之,行善而為人知的就是陽善了。行陽善的人,能享世間名譽。世間名譽雖然也是福,但卻為天地所忌。如果做了點善事便大肆宣揚、沽名釣譽的話,就會反受盛名之累。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世間上有很多這種名大於實之人,這些人往往名譽超過了實得,從而變得浪得虛名,那麼這種“陽善”,非但得不到福報,反而會遭到各種橫禍。

所以“積陰德”就好比栽樹,需要悉心地去培植。這就正應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積德,後人得福”的那句話了。

人們常說要“積陰德”究竟什麼才是陰德,又應該如何積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