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撕开大突破口,95%的电商都接入了,如何抓住红利?

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8月上线至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将生活逐步融入了进去,作为曾经的风口,它催生了大量的内容创业者,也让很多公众号在红利时期"赚取了"首批量级用户。然而,反观近两年公众号的内容打开率大幅下降,公众号的发展因为依赖内容创作和粉丝互动局限性显得越来越受限制。据统计,公众号的总数已超过2000万个,但目前以有94%的公众号处于停更状态,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微信公众平台生态正急需寻找另一个突破点,从现今的"黄金中年期"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

2018上半年小程序数量突破百万,日活高达2.8亿

2017年1月9日小程序的正式发布,紧接着伴随跳一跳,其势头如狂风暴雨般,撕开了一个大突破口,给微信公众平台带来了新的机遇,仅一年多的时间,小程序就已逐渐发展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通过底层技术与微信流量入口的互相结合,其涉及领域已经涵盖电商零售、社交、出行、内容、生活服务等各种生活场景。不同于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形式、推送次数、互动模式受限,小程序在另一方面提高了用户的粘性和留存率,数据统计,2018上半年,小程序的数量已突破百万,日活最高曾达2.8亿。

开发门槛大幅低于app,小程序成企业"标配"

小程序连接所有的商家的服务,成为了企业的标配,在移动营销的环境下,除了小程序企业没有更好的与用户互动的平台。基本所有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都是微信用户,PC端的流量已经下坡,移动端流量效率高,APP成本高、公众号现今的内容形式单一、推送次数受限让用户互动受到了限制,随着众多第三方平台的服务日渐完善,企业使用小程序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小程序则可以代替低频的、不费刚需的app,成为中小企业最好的互动平台,跟微信一起构建生态圈。

微信:小程序撕开大突破口,95%的电商都接入了,如何抓住红利?

第三方平台受资本青睐,竞争趋向白热化,企业该如何选择?

在技术服务和数据统计服务的需求下,第三方服务商急速发展,在资本推动下,其竞争也愈发激烈,不再局限于服务商内部的竞争,原有的电商和内容资讯平台也开始入局,布局旗下小程序服务平台。

定制化服务是竞争核心:随着小程序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来自各行各业的用户需求也逐渐分级化、专业化、个性化。在低门槛的入驻条件下,除提供免费基础功能外,收费服务应满足客户的深度使用需求,从一键生成的开发模式,向更多专业化、个性化定制的方向转变。然而,相信很多体验过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公众号来说,传统定制套餐分级不明显,套餐内无需使用的功能不在少数,或多或少给用户带来了"捆绑消费"、"模块不灵活"等不好的体验,乘云小程序除了降低产品门槛低外,还实现了用零技术门槛做出高质量的小程序页面(视觉引擎、行业模板、行业图库、插件市场),更加灵活,让客户自由选择,价格区间多,按照需求选择需要的插件付费。

微信:小程序撕开大突破口,95%的电商都接入了,如何抓住红利?

技术驱动型+全方位运营服务两者不可或缺:从最初线上的技术开发服务转变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方位服务,这是第三方服务平台目前较为稳妥的发展趋势。时刻保持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更新迭代,紧跟瞬息万变的格局,比起万年不更新、技术严重停滞的"老平台",技术驱动型的第三方平台可以给代理商和商户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如何从众多第三方平台中脱颖而出?差异就在于产品和服务,乘云小程序的产品处于市场第一梯队,专注小程序、迭代速度快、专业性强、行业深度高、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场景有相应的系统。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做了小程序后还是有很多问题,觉得流量获取很难,难以经营运营,在乘云小程序上有许多推广运营的东西,基于微信和小程序,帮助用户跨平台沉淀用户数据,将老客户吸引到微信,用户画像管理、标签,让用户更加精准,批量管理用户,提高运营效率。

点击或产生购买后收费:据乘云小程序提供的行业数据来看,很多的中小商户会偏向这样的收费标准。通过这个机制整合全网流量,在系统内设置推广参数,商户不再需要一开始就花费"不安心"广告费,而是在产生点击或者消费行为后,有了效果再去和平台分润,这种收费机制在小程序推广业内是首创的。2018年4月份,一家电商通过使用乘云小程序提供的模块服务,把小程序当做主要渠道来推广进口零食、美妆,从上线开始数据表现就非常好,上线三四天就登上了阿拉丁榜单,一个月多月流水就突破了两百万,这跟产品功能离不开,通过后台的推广中心(类似于腾讯开放的广告的形式),在用户点击或者购买后付出相应的广告费用,这种高效的推广服务非常适合中小商户。

微信:小程序撕开大突破口,95%的电商都接入了,如何抓住红利?

小程序的出现是自带使命的,它将会在新的生态下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甚至新的用户。用场景激活用户、商品、场景,以链接社交碎片化,让商业回归到专注体验的本质,是"反APP思维"的新物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