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中醫學稱爲始祖,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

他被中醫學稱為始祖,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東漢人士,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曾經做過長沙太守,他從小就喜歡醫學,年輕的時候就跟到張伯祖學習醫術,經過了多年的學習與實踐,他的醫術漸長,在當地有了很高的名聲,在張仲景生活的那個年代,時局動盪,戰亂頻繁,由於戰爭以後屍體未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瘟疫爆發,百姓很多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張仲景的家族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大家族,人口高達200多,但是由於瘟疫的爆發,很快家族人口只剩下不到50人,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很憤怒,在擔任長沙太守的時候,他在料理政事之餘,還要在大堂上面行醫,為老百姓看病,因此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他被中醫學稱為始祖,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中醫學中最重要的醫書,作者就是張仲景,這本書至今是中國中醫學院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在03年非典期間再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公元3世紀的時候,張仲景博覽群書,花費了畢生心血寫就了《傷寒雜病論》一書,在那個時代紙張還沒有大量流傳開來,所以傳播都是靠寫在竹簡上面,在219年的時候,張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佑,《傷寒雜病論》在人世間開始了它漫長而艱苦的旅行,不久後原書丟失。

他被中醫學稱為始祖,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

後人為了紀念張仲景,曾修祠、墓以祀之。明清以來留下的有關文物勝蹟較多。河南南陽的“醫聖祠”始建於明代,有清代石刻“醫聖祠”(1727)、“醫聖張仲景故里”(1900),據明代《漢長沙太守張仲景靈應碑》記載:“南陽城東仁濟橋西聖廟,十大名醫中有仲景像。”清代《南陽縣誌》記載:“宛郡(南陽)東高阜處,為張家巷,相傳有仲景故宅,延曦門東迤北二里,仁濟橋西,有仲景墓。”河南南陽的醫聖祠經明清以後屢次修葺(其間也有毀壞),保存比較完整。分佈各地的十大名醫祠中都供有張仲景的塑像,反映了中國民間對張仲景的崇敬與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