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教育大会 我省高校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我省各高校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交流座谈、主题班会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形成生动实践。

福建工程学院:

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人既倍感振奋,又倍感责任重大。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考量,也是根本检验。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既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源不断培养造就让党放心、国家需要、人民满意,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工作部部长赵健:“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文明的传播者,要担得起“大”字,以大胸怀培养学生的大智慧、大担当;要担得起“德”字,传道者必先明道,树人者必先立德。我们要把提高本校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使命引领,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把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向新高度,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坚持“四有标准”,坚持把本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把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向新高度。

管理学院会计教研室教师唐倩:我们高校青年教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应用型大学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要紧紧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鼓舞广大青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人文学院汉语言1701班学生张滟霞:我们要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现在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挥创新精神,立鸿鹄之志,勇担民族大任。

龙岩学院:

校党委书记王耀华:面对全国教育大会带来的发展新契机,我们龙院人一定要统一思想,抢抓机遇,聚焦方向,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明晰学校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汇聚优秀人才、提升创业动力,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龙院智慧。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凌启淡:在信息化时代,人们依靠互联网,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即可满足购物、叫餐、社交、娱乐等各种需求。这是网络普及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便利,但也使一些人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准确揭示了当前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弊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师范教育学院院长陈弦章: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指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龙岩学院是古田会议精神诞生的红土地上唯一本科学校,肩负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更要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民族栋梁。

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曾兵: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思路。我们要始终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学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努力提高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吉星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更加认识到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身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身为一名学生党员,身为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奋读书,努力成为一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校党委书记庄伟廉:俗话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这个职教体系正在形成的节骨眼上,高等职业教育的马太效应已然显现,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必须乘势而为,乘势而上,虽任重而道远,仍砥砺而前行。“山中方一日,世间已千年”,我们手里握着的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接力棒,面临的是学院发展历史上难得的重大机遇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我们责无旁贷;把握机遇、奋发有为,占领制高点、争取新胜利是我们唯一的抉择。

校党委副书记黄瑞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展望新时代,我们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重视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且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始终秉承“精求技能、崇尚文明”的校训。我们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与管理方式都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设计,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

水利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刘华斌: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当下,水利工程系新的使命就是培养好德才兼备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完成这个使命,就必须要有新的担当、新的作为,特别是要在立德树人上下大力气。新时代下水利工程系的立德树人,要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上善若水的道德情操,更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足功夫,使得立德树人工作不断改善、持续提升。

信息工程系副主任翁祖乐: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扣好走向社会的第一粒扣子,当好学生风清气正的引路人。我要不断检查、审视自己的扣子是否“松了线”、是否“染了尘”、是否“扣得正”,始终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踏实的态度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去。

2018级新生郑杰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一生遇到多少老师,就会有多少盏灯照亮人生旅程。愿一路都有明灯指引,每一盏都光亮如初。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去追求伟大的中国梦。以爱国、励志、求真、立行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勤奋努力,让未来中国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