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胡正榮解讀:國家廣電總局「三定」方案

9月11日,中國機構編制網公佈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在廣電總局13個司局中,新增了媒體融合發展司和安全傳輸保障司。就此,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先生解讀了廣電總局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三定方案中的亮點與熱點。

9月11日,人民網發佈報道,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副總編輯劉曉龍在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上透露稱,中央批覆的總檯“三定”方案中,總檯一共下設25箇中心,其中新媒體中心有3個(包括融合發展中心、新聞新媒體中心、視聽新媒體中心)。

這些調整與變化釋放了哪些信號?對廣電業的發展有何影響?媒體融合如何可持續推進下去?中廣互聯就此專訪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先生,為您獨家解讀廣電總局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三定方案中的亮點與熱點。

「关注」胡正荣解读:国家广电总局“三定”方案

提問1:9月11日,中國機構編制網公佈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您如何看待此次的三定方案的公佈,結合之前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總局調整為廣播電視總局,您如何看待國家對此做出的調整?

胡正榮:這次的三定方案,我個人覺得管理上更能體現出國家對整個行業管理專業化的深入,而且已經捕捉到了整個行業未來發展的走勢和走向,再者,還能看出國家對一些重點問題的特別關注。因此我覺得這個方案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案,既符合行業規律,又符合行業監管重點。

此前,廣電總局與新聞出版署合併後成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也是符合社會發展方向的。從國際通行的做法來看,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電子傳媒和平面傳媒統一在一起,甚至有的國家乾脆就叫新聞部或者統一的管理部門。隨著傳媒事業的發展,特別是電子傳媒與互聯網的結合越來越強,把它單獨考慮出來的這種做法也是有的。其中美國就是典型,FCC聯邦通信委員會就是通過控制無線電廣播、電視、電信、衛星和有線電視來協調國內和國際通信的。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既有分封而治,也有統一管理。所以我覺得之前那次合併有其合理性,但這次分開在我看來可能更符合中國的現實,更符合中國行業發展的需要和方向。

提問2:此次三定方案中,新增加了媒體融合發展司,明確主要職責包括:擬訂廣播電視重大改革措施,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協調推進三網融合,推進廣播電視與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創新融合發展。管理發放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承擔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的審批工作。您認為這一變動應該如何解讀?

胡正榮:可以看到昨天三定方案發布之後朋友圈都刷屏了,大家關注的基本就是媒體融合發展司。其實在我看來,三定方案中至少有三個值得關注的點,而不只是這一個。媒體融合發展司成立代表著中央對廣電總局的期待,希望廣電總局能在融合發展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此外,我還想談談相關的背景。其一,整個傳統媒體只有走融合發展的道路才能生存,且目標非常明確,即誰不走融合之路誰就很難可持續發展,這是必然的。因此,我認為從廣電行業以及傳統媒體發展的角度出發,廣電必須走融合發展之路,故此國家制定了這個方案。

其二,廣電網、電信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已經談了十年乃至十年以上,之前還叫廣電部的時候,就發過三網融合的文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三網融合的滯後拖了中國信息化進程的後腿。此次中央下定決心,在廣電總局設置媒體融合發展司,有其重要的道理和目的。

其三,在8月21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這恰恰說明,融媒體建設已經不能只在新華社、人民日報這種主流媒體或者較大的央媒層面做,省級媒體普及,更關鍵的是要發展地縣級媒體。此前中央特別強調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使得廣電總局的使命更豐富、更多樣。

目前朋友圈對於媒體融合發展司的解讀都太單一、太實用主義。方案中媒體融合發展司的管理職責有四個,大多數人只看到了最後一句話“管理發放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承擔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的審批工作”,覺得視聽業務、視聽節目、點播業務要統一管理。

個人覺得“協調推進三網融合,推進廣播電視與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創新融合發展”才是重點。其中包括了三點要求:一要和新媒體融,拓寬平臺。二要和新技術融,容納大量的新的技術,包括人工智能、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等。三要和新業態融,目前傳統廣電業態極其單調和單一,節目僅靠廣告生存。而新媒體是可以跨界生存的,可以通過打通線上線下產業鏈,來構建全業態、全媒體的生存和發展模式。

媒體融合發展司更重要的使命是幫著中國傳統媒體,特別是廣電行業,真正邁入到一個與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完全融合的全媒體生存模式。這是它的根本性,其中的使命非常艱鉅。三網融合做了這麼多年、說了這麼多年,但實際上落地的並不是太多。“協調推進三網融合,推進廣播電視與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創新融合發展”是三定方案中最亮的一個點。

另外,公共服務司也應該重點關注。之前這個司一直沒有做實,所以它的存在感不強。很多時候我們關注廣電媒體怎麼掙錢、怎麼融合發展,而忘掉了媒體的雙重使命。主流媒體或者新興媒體的首要使命都是公共服務,之後才是發展新業態、新技術、新品牌。所以公共服務才是媒體的首要使命,通過媒體融合拓展產業才是第二使命。個人覺得,這次把公共服務司做實是好事,而且也是符合未來媒體良性發展方向的。所以公共服務司的職責是——指導、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並實施監督。協調推進廣播電視“戶戶通”、邊疆和少數民族等地區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節目譯製製作等重大工程。承擔總局扶貧工作。

第三個亮點就是安全傳輸保障司。它職責是“擬訂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管網的規劃,推進廣播電視有線、無線、衛星等傳輸覆蓋體系建設。負責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監督管理和技術保障工作,指導、監管廣播電視節目傳輸覆蓋工作。指導、推進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擬訂廣播電視有關安全制度和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預案並組織實施。指導全國廣播電視有線、無線傳輸設施和電臺、電視臺等重點單位安全保護工作。”隨著目前網絡風險的與日劇增,各種挑戰呈現多樣化且複雜化的特點,廣電總局更應承擔安全播出的重要職責。習近平總書記此前談到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安全傳輸播出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到了國家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越來越重要。

總而言之,新增的媒體融合發展司、坐實的公共服務司以及整合的安全傳輸保障司是此次三定方案的三大亮點。

提問3:廣電總局的三定方案,明確推進三網融合,您認為此舉對三網融合的發展會帶來哪些利好和變化?

胡正榮:三網融合既然已經設立一個司,那麼三網融合未來的發展方向肯定會很明朗,但也是“任重而道遠”。因為相融合不僅僅是一個司的問題、一個總局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工信部和網信辦。它需要多部門的需要統籌和協調,且我希望中央最好能有一個有力的協調機制,否則三網融合還仍然存在部門利益,統籌協調難度就會比較大。

但是我覺得有幾個相對利好的消息,比方5G的頻譜分配、國網的700M。真的要把三網融合做好,其實不是廣電一家的事兒,需要讓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家坐在一塊來談。先談社會責任,再談利益、效益。

首先,國家要出臺比較符合社會發展方向的三網融合方面的法律和法規。美國是世界上三網融合做得最早的國家,它是在90年代中期就開始了。它的三網融合起步是因為1997年美國聯邦電信法新法案的出臺才推動了三網融合,所以我覺得中國有必要有類似的新法律出臺和執行落地。其次,還要有一個合理的監管機構或者更高層面的統籌機制來執行監管。第三就是各個部委坐在一起商量,將社會責任放在第一要務,經濟效益放在第二要務,談分工合作以及利益分配。這三點都做好了,三網融合就成功了!

提問4:之前有傳言總局會專門設立產業司,增加廣電的市場、產業特性,如今並沒有設立產業司,您覺得如果設立產業司,對廣電的發展是否會有助益?

胡正榮:沒有設立產業司並不意味著廣電沒有發展產業、不發展產業。媒體融合發展司的機構職能中的“協調推進三網融合,推進廣播電視與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創新融合發展。”就意味著廣電未來的產業發展必須拓展新業態,這樣才能把你的市場做大做強。傳統廣電的首要使命是公共服務,在公共服務之餘,你可以掙點廣告的錢,再來反哺公共服務,這才是最重要事。但是你要想在全媒體時代發展全業態產業,就要跟新媒體、新技術、新平臺融合,拓展新業態、拓展線上線下產業,這個思路也是沒錯的。

提問5:在廣電總局方案公佈後,同時中央批覆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的三定方案,總檯一共下設25箇中心,其中新媒體中心就有3個(融合發展中心、新聞新媒體中心、視聽新媒體中心),媒體融合受到足夠的重視,您對此有何看法,對媒體融合的發展如何看待?

胡正榮:三個新媒體中心的建立說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高度重視媒體融合,融媒體發展已到了迫在眉睫、決定生死存亡的階段,這是其一。

其二,三個中心也有其合理性。個人覺得,融合發展中心更像一個規劃、設計、研發、管理部門,相當於大腦。而新聞新媒體中心、視聽新媒體中心則是軀幹、四肢,屬於分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的主業務是新聞立臺,新聞一定要和經營分開,因此新聞新媒體中心就是做新聞。而總檯的最大優勢是視聽,通過視聽新媒體中心可以將線上線下打通、將經營打通,做文藝、少兒、體育等方面的細分垂直化內容。

提問6:在8月21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發表講話,明確指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央的此項決定釋放出什麼信號?各地積極響應,紛紛建立融媒體中心,您覺得此舉只是保命之舉,還是會給縣級電視臺帶來實制性的,長遠性的改變?建議他們後續採取哪些措施,才能可持續性發展?

胡正榮:個人認為中央釋放的信號是不簡單地要建立縣級融媒體中心,我們一定把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放在一個現代化基層治理的層面去看。中國社會的穩定與否、未來發展的好壞與否真的是取決於基層治理,可以說,基層治理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渠道就是媒體,基層治理的現代化是整個縣級融媒體建設的一個根本出發點。

此外,縣級媒體給自己的定位不應該是把縣裡融媒體融合在一起,弄一個公眾號、兩個客戶端,這樣理解就太狹隘了。縣級融媒體中心一定是要建設成為一個智慧縣域平臺。眾所周知,全國各地都在搞智慧城市建設,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構建出的智慧縣域平臺也不應只是發新聞、賣大米。

中央希望建設的縣級融媒體中心絕不是保命之舉,而是縣域的治理。縣域治理不僅要給縣級電視臺,更要給中國的基層治理帶來一個實質性、長遠性的改變。當然不能說靠縣級融媒體平臺就整體改變,但是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改變的入口。如果縣級媒體只想依託建立融媒體中心保命,那麼你的理解就是錯的,做也做不好!

而談到後續的措施,我認為有三個關鍵點:一是人才,縣域媒體要對人才進行強化培訓,特別是經營管理以及頂層設計方面的人才。因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不是靠基層的採編人員,而是靠融媒體中心的管理層人物和中層幹部。而我接觸到的縣域媒體管理層,是急需改變思維,改變能力的。二是機制、體制,因為縣域融媒體絕對不是一個物理融合,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你做你的、我說我的,所以機制改革是核心點。三是資金和技術,一般縣級媒體資金相對不足,無法弄到資金、投入技術。可以說,這三點都做好了才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