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江湖再無宋衛平

蟄伏多年的中交,慈眉善目下的獠牙

有人說,房產行業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不斷嘗試跨界,想要走出去;而城外的人則躍躍欲試,想要走進來。

尤其對中交這樣以基建為主的大型央企來說,雄心壯志永遠不缺,蓋房子比建設路橋、港口在技術難度和資金回籠上要簡單的太多。

這就像一名古龍筆下的大俠,未出道江湖血雨腥風,一出道風雲變幻。

但身在江湖,才發現原來這裡並不單單技與力的比拼……

綠城江湖再無宋衛平

業務整合正成為困住中交的泥潭

曹舟男辭任綠城行政總裁的傳聞終於靴子落地,接任者是由中交空降下來的張亞東。當然,綠城方面在之前否認,而中交系方面則保持了一貫的沉默。同眾多傳聞一樣,消息被人容易遺忘卻又未必空穴來風。但是在落地之後,中交系這個綠城的恩主,在兩年半的蟄伏後,終於露出了一下它的獠牙。

早在5月底時,履職不到兩年的中交地產總裁楊劍平離職,市場猜測,核心原因可能是沒有完成對綠城的重組。

楊劍平曾透露,中交的目標是央企前三,作為上市公司,業績很關鍵。中國交建副總裁宋海良也曾要求,中交應該與其地位匹配,房地產業務要做到央企前三甚至前兩名,要對標中海和保利。

然而從去年的排行看,第三名(前兩名為中海和保利)的華潤銷售額就已經達到1300億元,剛剛發佈的半年報數據則是943億元。中交有多少?去年的數據是217億元,想要有大的飛躍,只能靠綠城這筆優質資產來攪動市場份額。

在許多杭州人眼裡,綠城就是高價高質的代名詞。

目前綠城的最大問題是,在實質上的‘去宋衛平化’之後,以及對項目的嚴控成本後,中交主導下的綠城,產品力和品質會將會受到衝擊。

綠城江湖再無宋衛平

尷尬的高週轉

而早在“融綠之爭”的2014年,宋衛平曾直言把綠城賣給融創是錯誤的決定。他給出的原因是,不喜歡融創董事會要求的高週轉。但是,宋衛平主動引入的中交,卻恰恰是對高週轉需求極強的企業。

綠城創始人宋衛平用了近三十年時間將這家公司打造成中國最用心做產品、最受人尊敬的房企。現在這家房企要轉換風格,向自己曾經討厭的碧桂園式高週轉看齊。

“傾盡一切努力”獲得受限價政策影響項目的預售許可證。

而就在綠城剛剛以碧桂園為楷模,準備進擊高週轉之路時,媒體接連報道,碧桂園各地高週轉模式下神速造房質量令人堪憂,遭遇了重大危機後,其引以為傲的高週轉開始降速。

綠城喊出高週轉後卻再未見細則。

綠城江湖再無宋衛平

中交的才華支撐不起它的野心

中交最大的特色在於協同能力,這在市場上是很少。“中交旗下,橋樑第一、道路第一、很多業務上都是第一位的。

但開山、架橋、填海於住宅地產開發來說卻是屠龍之術。房地產的江湖裡沒有龍,更現實的困境是中交系旗下眾多地產類業務的整合—雖然作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房地產板塊唯一的A股上市平臺,中交地產是具備良好的企業背景及信用水平等條件。但是產權還是分散在各個公司,無法以統一的口徑進行統計。因此,央企前三的豪言,至少對於今天的中交地產,仍然是遙遠的夢想。

2015年,中交入主之時,老綠城人應國永、曹舟南曾正式辭任,中交委派5位執行總經理進駐綠城。2015年7月,中交在綠城董事會的席位由2席擴展至4席。同年6月,迴歸綠城的曹舟南取代壽柏年,擔任綠城中國行政總裁一職,併成為執行董事。彼時,綠城中國執行董事6人,宋衛平、壽柏年、曹舟南3名來自老綠城;孫國強、朱碧新、李青岸3名來自中交。

但如今,綠城執行董事分別是宋衛平、劉文生、張亞東、李青岸、李永前和李駿。其中,劉文生、張亞東、李青岸和李永前均有著中交背景,老綠城人只剩下宋衛平和李駿。

最新一輪調整後,綠城的業務條線和負責人化分的更為細緻,對業務一線的權限也在逐步下放,當年的諸侯制不復存在。

不論承認與否,中交在綠城,已經掌握了話語權。

綠城江湖再無宋衛平

宋衛平幾乎已經不再幹涉綠城的具體項目事務。有一種說法,“綠營早就轉戰到藍營了(藍城集團,為宋衛平一手創建),老宋的弟子們都去藍營了”。

杭州亞運村是宋衛平在綠城最後一個未了的心願。

在打敗了中海、保利、濱江,以及融創、恆大等一波名企後,綠城與萬科、華潤共同承下了這一重擔,並負責運動員村和媒體村的建設,這給足了數度為綠城競標站臺的宋衛平面子。

“綠城一定要把杭州亞運村做成人類有文明史以來最好的亞運村”,言猶在耳,但結局已無法預料。

雖然中交已經強勢主導著綠城的發展定位,但宋衛平本人的影響力仍然無處不在,在關鍵時刻,這可以是一種高信用背書,甚至是施壓。

如今在中交的強勢下,綠城也開始逐步改變最初的產品力價值觀,甚至有些是宋衛平這個帶點情懷的理想主義商人曾經最不願看到的樣子。

畢竟,在現金為王的時代,宋衛平的情懷為中交買不來現金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