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大浪淘沙,30万精英上演抢滩登陆

区块链行业大浪淘沙,30万精英上演抢滩登陆

现在的区块链行业,处于泡沫破裂的过程中。但是,这并不影响社会对区块链未来的看好。

整个精英阶层,都在向区块链迁徙。技术人才、投行精英,与海量的资金一起,正在浩荡进场。保守估计,近半年起码有30万人才涌入区块链领域。这还是正规招聘机构统计到的,大量创业者和其他入局者不在其列。

什么样的人,正在进军区块链?区块链能否成为资金和人才的高密区,迎来奇点大爆炸?

01、人才吃香

突然之间,你发现朋友圈里,充斥着各式区块链的消息。慢慢发现各式的朋友,都纷纷进场成为从业者。而30万精英,正在开始有史以来最轰轰烈烈的一次“人才大迁徙”。

2016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那时从业者并不多,圈子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江湖急剧扩张,变得熙熙攘攘。

如同一场流动的盛宴,无人愿意缺席。区块链的浪潮,来势凶猛,很多人都未做好准备,就仓促进场。而人才泡沫,和区块链泡沫一样,越吹越大。

某猎头公司负责人称,区块链的技术总监、运营总监、产品总监,年薪已在40万-150万之间。区块链人才普遍月收入在4-6万,高的6-8万。

他们的薪资已经居于金字塔塔尖,区块链的技术人才,已成为市场上最抢手的资源。

BOSS直聘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区块链技术岗位平均招聘薪酬增长31%,打败了其他所有岗位。“但区块链人才池太小,挖人很难。挖一个区块链的人,要付出200%的努力。”行业正在上演激烈的抢人大战。

“BATJ、众安、小米等巨头的区块链人才,是首要挖掘对象。”一般这些人手中都有几个offer。为了挖到巨头公司的区块链人才,很多公司都给了干股、期权,还有Token。

而整个区块链人才市场,都处在一种高度流动的状况中。“公司在圈内稍有点名气,就有一堆人来挖角,开出更高的工资。”程颐称,在金钱的诱惑下,员工几乎没有忠诚度可言。

“3个月一跳,最开始月薪6000,现在直接是2.5万。”一位区块链记者在毕业后入行,一年多的时间内,工资已翻了4倍多。各家区块链公司,也面临人员随时会被挖光的危险。

一家媒体公司建立的区块链团队,10个人,半年时间,全部被挖光。“我们现在能拿到很多项目的私募份额,然后会分给员工,以此来绑住他们。”程颐称。而头部的交易所、基金,几乎都靠着“私募份额”捆绑员工。

为了招人,各家公司使尽浑身解数。“有的公司甚至会给猎头发Token。后者得到5万的Token,去二级市场就可能卖到10万。”布比区块链CTO王璟表示。

热潮涌动之际,也不乏鱼目混珠的现象。绝大多数的从业者都是不合格的!区块链技术本身并没有那么神奇,会Java、Go、Python语言的从业者,都能够很容易的转型。

但是,要成为区块链的技术精英,不仅仅要懂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还要对经济学和博弈论有深刻理解。

其实,区块链的核心,是技术,但其灵魂,却是共识机制。而区块链能否落地,能否激活所有人的潜能,共识机制才是核心。

比如,比特币的共识机制PoW,就是把人性中“对利益的无限追求”作为原动力,来驱动众人。矿工不停地挖矿,燃烧着电能,消耗着显卡,不是为了什么比特币信仰,而是为了“得到币的奖励”。

丹华资本的合伙人张首晟表示,比特币是用人性之恶,作为燃料。一个好的共识机制,是技术、经济学、博弈论的完美结合。

02、信仰者

除了技术宅和极客,什么样的人,正在进入区块链领域?金融圈的精英,是最早嗅探到区块链利益和价值的人。“我身边起码有20%的朋友注意到区块链,并进入这个行业。”投行出身的志东称。有意思的是,这次人才大迁徙中,汇入了两股势力。

一部分人,具有区块链信仰,是自由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者。这其中,有很多90后。和吃苦耐劳、相对沉稳的80后不同,他们更自我,更注重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流动性强。

“很多90后觉得,自己在某个行业遇到了天花板,想换个更有竞争力的行业。”在观察后发现,他们最不甘心的,就是做一颗螺丝钉。而区块链正好符合这些要求,让他们一见钟情,最终决定All-in。

26岁的陈某就是如此。在美国学金融的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研究生毕业后回国,他进了一家证券公司做股权投资。

这个工作很风光,但他并不喜欢。繁冗、缓慢的中心化金融体系,陈旧迂腐,亟待革新。2018年初,陈某放弃了不菲的奖金,离开金融行业,进入某数字货币交易所工作。

和陈某类似,23岁的李某,也早早就感觉触到了职业天花板——她曾在某互联网创业公司担任总助,一年后,她觉得,“文职工作,做到总助也就到头了”。

最终,她选择了去做区块链运营。“区块链跟金融有关,离钱特别近,变现能力比其他行业强很多。”她认为,区块链,最符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些90后眼中,“选择大于努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另外一部分人,大多冲着巨大的财富效应而来。“我工资的80%用来炒币。除了买主流币,我还会买一些新项目的私募份额。”志东称。尽管市场冷静了很多,但“炒币还是比工资赚得多”。他称自己不过是一个“赌徒”。信徒也好,赌徒也罢,都纷纷汇入了这次人才迁徙的洪流中。

表面上看,或是高薪触发了这场轰轰烈烈的“人才大迁徙”,但也未必全然是高薪。

区块链所独有的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和信息不可篡改性正是这些浩浩荡荡冲进区块链领域里的30万人才心目中的信仰,毫无疑问这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区块链的坚定信仰者。

不过,当前区块链人才过早呈现出泡沫化,在技术尚未成熟,产业尚未明朗化的情况下,这种信仰或许赌博的味道更重。

03、泡沫未必是坏事

区块链行业存在泡沫,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在在国内,能真正把区块链说清楚的人并不多。对整个底层技术研究得特别透的人,很少。在区块链的领域,现在国内还没有大牛。

但任何风口都会产生泡沫,这不一定是坏事。

“有泡沫的时候,至少所有资源都在为这个行业服务,而你可以自由选择。”王璟说。闯进区块链世界的人中,有为名利来的赌徒,有为理想来的信徒,还有第三类人吗?

当然——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更多的人,是同时为两者而来。投机和热情是混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因为对金钱有追求和渴望,人的潜能才能被真正激发。很多创业公司不会拒绝来区块链世界投机的人。


区块链行业大浪淘沙,30万精英上演抢滩登陆


因为,“冲着投机来的人,也得把事情做好,才有投机的资格”。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因为,这个行业实在是太缺人了。

这群背负着信仰的参与者们同样也在赌博。虚拟货币是当前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体现之一,据权威公司统计,2017年全世界一共有902个1co项目,即首次币发行,其中已经有46%的项目宣告失败。

众多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京东纷纷在区块链上进行大手笔的布局,围绕着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场景规划都展开了重要探索实践。与区块链相关的股票表现同样也显示出了这样的势头。

区块链的技术如今尚待成熟,技术普及度还远远不够,行业发展散乱,相关监管还有待完善,它的未来正如这些信仰者所说,一定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又要掺杂着多少场厮杀与赌博,从虚拟币发行的半数失败中我们也可初见端倪。

窃以为,新兴的事物总要在崎岖中发展。希望信仰者更加坚定未来,也希望过度炒作与投机行为不要毁了这个处于襁褓中的行业。大浪淘沙留是金,唯有祝福区块链的精英们。


【链线简介】链线财经是基于Chainline主链的去中心化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财经资讯平台,是集财经资讯、社交广告、交易钱包、理财功能、DAPP分发等一站式区块链产业服务平台,链线财经致力于打造真正自治、高效、透明的区块链世界,成为区块链时代标准入口级用户生态社区。

官方网站:www.lianxian.pro

官方订阅号:链线财经订阅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