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腳印|簰州灣:大洪水中的生死大營救

大国脚印|簰州湾:大洪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1998年8月1日晚,湖北簰洲灣江堤潰口後,災民爬到樹上避難

本刊記者 餘瑋

1998年盛夏,長江流域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位於長江中游的嘉魚縣簰洲灣長江干堤外圍民圩,因長達一個多月的高水位浸泡,歷經三次洪峰衝擊,終於於這年8月1日晚8點多鐘突然潰口!狂濤激起幾米多高的水柱,洶湧咆哮著直撲簰洲灣堤內的一鎮一鄉共29個村,152平方公里的區域頓成澤國,5.7萬多百姓生命財產受到洪魔的嚴重威脅……

簰洲灣突然決堤,是那場洪災中第一個被長江潰口淹沒的集鎮。那個夜晚,是簰洲灣人心裡難以抹去的噩夢;那個夜晚,成為國人的傷痛。

名不見經傳的簰洲灣,迅即“躥紅”,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這麼多年過去了,關於那場大洪水、關於簰洲灣、關於那個夏天,所有的一切一切,在許多人的記憶中並沒有消退。

萬里長江在這裡“開了一個小差”

簰洲位於長江中游湖北嘉魚縣境內北部,距縣城25千米,地處古云夢澤東南邊緣。“嘉魚”二字得名於《詩經·小雅·南有嘉魚》。別緻的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上伴隨的卻是不安的洪水,也正是上世紀末的一場大洪水,讓這個地方以一種悲情的姿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而首當其衝的是簰洲灣。

簰洲原名沙陽洲,扼“簰洲曲流”要衝,隔江與洪湖市新灘口鎮相望。據《簰洲鎮志》記載:元至正年間,四川、湖南沿江下行的竹木簰(筏子或木排)多停靠於此,遂得今名簰洲。

滾滾長江流經這裡,形成41.5公里的“Ω”形。簰洲灣作為長江中的半島,三面環水。每年從湖南城陵磯奔湧直下的江水,經簰洲灣彎道阻滯,使得萬里長江在這裡“開了一個小差”,形成長江西流的奇觀,導致江水流速變緩,於是每年汛期長江前後水位相差1米有餘。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簰洲灣成為位於下游的武漢長江防洪的天然屏障,當地因此流傳有“簰洲西流彎一彎,武漢水落三尺三”的民諺。然而,因為江水受阻,簰洲堤防壓力隨之增大。

從1948年起,王世炎就居住在簰洲灣大堤下的一棟房子裡。在他的記憶裡,解放初期,簰洲極其熱鬧,船運發達,人口眾多,他的父親在家門口的人民街上擺設攤位,依靠販賣柳編手工藝品,一家人的生活頗為殷實。但上世紀50年代末,人民街因為崩岸沉入江底,“每年崩岸上百米”,加上洪水、內澇,簰洲的經濟日漸蕭條。從1962年到1985年,國家累計撥款157.57萬元,地方自籌137.04萬元,累計拋石25.6萬立方米,才逐漸控制住崩岸災害。而王世炎家門前的街道變成了堤壩。

當年的簰洲鎮與合鎮鄉合併為簰洲灣鎮,系咸寧市現代化建設試點鄉鎮、嘉魚縣紅旗鎮。在長江防洪體系中,簰洲灣的戰略價值舉足輕重。

大国脚印|簰州湾:大洪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長江第一灣”簰洲灣

那個噩夢般的夏日黑夜

1998年夏,長江水位居高不下,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當年那個時候,收音機裡每天準時播報水位公告,雷打不動的關鍵字是“漲”!隨著水位高漲的,還有氣溫。沒有風的時候,許多人感覺自己像是熱鍋上烤著的麵包;有風的時候,卻感覺那風的溫度比體溫還高,一陣一陣壓在胸膛上,讓人直喘不過氣來。

1998年8月1日這天,鄂南的天空晴朗得沒有一片雲。那個傍晚,簰洲灣像往常一樣,沒有任何一點的異常。守堤防汛的,早早地從家裡趕來換班,坐著喝喝水,聊聊天,然後等天黑氣溫降下來,準備到堤上過夜。從他們的神情看不出任何洪水即將來襲的跡象,誰也不會相信兩個小時後,他們堅守著的家園就要毀滅掉。

當日晚7時許,簰洲灣的水位達到歷史最高水位31.52米。位於簰洲大堤合鎮段36公里+500米處的合鎮鄉中堡村魏家碼頭,距離堤底40米處出現強力管湧,雖經守堤人員奮力搶險,但終因險象環生,堵不勝堵,此處100米堤段突然崩塌。約當晚8時30分,堤身開始下傾,瞬間出現潰口,而且缺口不斷撕大,就連沉船堵口也宣告失敗。

幾乎同時,嘉魚縣電視臺中斷正常電視節目,播發緊急通知:簰洲大堤出現潰口,災區群眾迅速就近轉移。簰洲鎮派出所民警飛車傳令,急告所有村民爬到樓房高處,等待救援。

殷德意,中山大學生態學博士,1988年出生在嘉魚。大洪水那年,她10歲。決堤時刻的驚心動魄和此間種種經歷,讓她始終無法忘懷。“記得那個時候,吃過晚飯,洗過澡,看湖北衛視播的、葛優與陳道明主演的20集古裝輕喜劇電視劇《寇老西兒》最後一集,劇情是寇準辭官回家。關掉電視,走出來,看到村幹部一家四口在往堤上搬東西,然後他小心翼翼地說,倒堤了,快往堤上搬吧,水幾個小時後就要進來了。然後他竟然說,不要聲張。那時候,電話手機都還不多,找了幾個人打電話,最終確定了,這是真的。接下來的幾個小時,炸開了鍋,黑暗的夜空裡,一片哭天搶地,到處都是人們搬東西的身影。舅舅家的東西,能往上搬的都搬了,搬不走的壓了幾塊大石頭,不讓它們漂走。”

當天傍晚,一條船撞倒了簰洲灣前河堤上防汛指揮部的電杆,堤上失電。夜幕降臨,前去搶修的兩名員工回來神色慌張地告訴簰洲變電站站長蔡正泉,後河堤出了險情。災難發生得太快,中堡村潰堤時,簰洲灣鎮還有數萬群眾沒有來得及轉移!

在洪水的衝擊下,簰洲灣變電站的院牆轟然倒下,當夜11點31分,變電站失電。黑暗的環境,會給當地居民的轉移帶來很大不便,多送一分鐘的電,就多救一批人的命!沒有任何猶豫,11點42分,嘉魚縣電力局調度值班人員成功通過遙控操作,以變電設備全部報廢為代價,強行對簰洲變電站恢復送電。

不少人家窗戶裡透出燈光,大堤上的燈又亮了。很多簰洲灣人沿著燈光映照的路跑,朝亮著燈的大堤跑,遇到了前來救災的子弟兵,撿回了一條命。

8月2日凌晨1點零3分,簰洲灣站主變壓器這顆偉大的“心臟”才停止跳動。一瞬間,整個簰洲灣陷入黑暗。有電的21分鐘,是寶貴的有效救援時間。在解放軍戰士的救援下,從簰洲灣民垸內安全撤退轉移的村民超過3萬人。

簰洲灣決口的當晚,下游武漢關的水位自29.20米開始持續回落,在8小時內回落了25釐米。在剛開始發現洪水位回落時,上游水情還不明,決口的消息還沒有報上來,就有專家要求馬上查,看是不是上游哪裡決了口。很快,就弄清是簰洲灣決口了。

險情就是軍令!簰洲潰口消息通過電波迅速傳向四面八方。險情火速報到湖北省防汛指揮部,該省省委書記賈志傑、省長蔣祝平和正在湖北檢查工作的水利部部長鈕茂生迅速趕到該省防指,組織部署營救工作。救援令同時緊急下達到省軍區某舟橋旅、空降兵某部、省公安廳和咸寧地區、嘉魚縣有關部門……

當年,筆者作為民兵應急連連長參加了當地的抗洪搶險及相關報道。渾濁的江面上隨處可見漂浮的死豬與丟失的拖鞋等,真切地體會到了“滿目瘡痍”是多麼形象的一個詞,深深地被觸痛著。我們的日常工作是上堤巡防、查隱患,扛沙袋、堵管湧、搬竹子,不怕疲勞,高溫下連續奮戰,到處是飄揚的突擊隊紅旗,“人在堤在”等吶喊聲彼伏此起。記得曾有個別值班人員沒有到崗,或到崗後玩牌或匆匆離開,而被防汛指揮部查崗的幹部發現,當場被處分或當逃兵處理。為確保防汛,防指下達的所有命令都要按照軍令嚴格執行。那時,當地是吸血蟲的感染區,我們在晚上難得找到一口井衝個涼,方便麵成了每餐的主食,不少“戰友”因氣溫高、無處沖洗而大腿內側潰爛。為了不驚擾群眾,我們住宿在廢棄或閒置的小學教室裡,裝土築堤的草袋鋪在地面成了“床”,而礦泉水瓶成了“枕頭”。大家沒有睡一個好覺、不曾好好吃過一頓、從未穿一身乾衣,把生命置之度外,誓與大堤共存亡。同時,筆者作為新聞工作者奔走在各洪災險段,當年的電視新聞不停提示著險情或報道抗洪進展,也看到過一封接一封的明傳電報不斷從中央傳到地方,簰洲灣的防汛響應一次次被提高。

如今,車行在長江大堤上,透過車窗看到,簰洲灣段的江面上一片平靜,江水緩緩地流淌,堤的另一側是一片片豐收的稻田、瓜地或荷塘。沿途美景,讓人不堪回首當年參加世紀大洪水的搶險場景。

大国脚印|簰州湾:大洪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七律《簰洲灣》(劉曉 詩 徐宜勝 書)

感天泣地的“生命之舟”在行動

潰口是在瞬間發生的。當5萬多老百姓從電視中和警車的呼叫聲中知道發生潰口後,寂靜的簰洲灣頓時炸開了鍋,驚慌失措的村民們四散逃生!

灣裡的男人們都在堤上守堤,家裡都是老人、小孩、婦女。一時間,堤上的男人們見大水鋪天蓋地衝進家園,耳邊傳來親人們驚天動地的哭喊,他們無不肝膽俱裂,向著黑暗中的村莊呼喊親人的名字……堤下的親人們拖兒帶女、扶老攜幼、跌跌撞撞,有的往堤上跑,有的往村裡跑,有的往樓上跑,有的往樹上爬……哭聲、喊聲、水聲悽慘地在簰洲灣上空飄蕩!

往堤上跑的村民們沒跑多遠就遇上了撲面而來的洪魔。在離大堤堤腳約100米的地方,逃難的村民看到正趕來救援的一隊軍車,他們像看到了救星,跪在路上喊“救命”。正急著趕往潰口處搶險的解放軍急忙停車,將老百姓們往車上拉,這時洪水已迅速漫過汽車的車廂,車子開始在水浪中搖晃。“不好,車可能要翻……”不知誰喊了一聲,話音未落,一個巨浪衝來,一輛軍車被洪水掀翻,車上的官兵和老百姓全部被洪水衝散。隨著一聲聲轟響,10多輛軍車全被水浪打翻,剎那間,水面上一片驚叫與哭喊……於是,抗洪官兵與廣大群眾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自救與互救。

某高炮團二二五營走在車隊前面的三連,在車輛即將被洪水吞沒時,連長和指導員沉著冷靜地組織官兵開展自救和互救,儘量減少傷亡。全連57名官兵只有15件救生衣,於是全連幹部把救生衣全讓給了戰士。一連66名官兵只有30件救生用具,原先一直穿在突擊隊的15名官兵身上,這時他們紛紛把自己的救生衣脫下來,給了新兵和水性差的戰友。

8月1日晚,是一個悽慘的夜晚,也是一個悲壯的夜晚。次日凌晨深夜兩點多鐘,直升飛機帶著救生器材飛臨簰洲灣上空。飛機的馬達聲由遠而近,由小到大,整個簰洲灣一片沸騰,在洪水中搏鬥的軍民個個淚如泉湧:“黨中央、國務院派直升飛機救我們來了!”直升機投下兩萬多件救生衣和救生圈,數千名群眾在天黑浪急中撈起救生物品自救。與此同時,簰洲灣裡數以萬計的白楊樹成了數百名解放軍官兵和災民們的救命樹!

7歲的小江珊就在這一夜失去了5位親人:奶奶,媽媽,大姐,兩個弟弟。當開著衝鋒舟營救群眾的武警戰士從洪水衝擊中的樹上抱下女孩小江珊時,她已在樹上堅持了8個多小時!時至今日,江珊怎麼也忘不了1998年那個恐怖的夜晚。這些年,江珊每次回老家,都要到離家不遠的抗洪烈士陵園憑弔,到白楊樹林裡去走一走,祭奠長眠在這裡的英烈。

就在這個建軍71週年紀念日晚上,某舟橋旅官兵和某高炮團官兵用生命和鮮血,在簰洲灣展開了一場與洪魔爭奪生命的戰鬥,把生的希望留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某舟橋旅和某高炮團官兵從洪水中救出了1.8萬多名群眾。雖然經全力營救,但是仍有19名解放軍官兵和25名群眾被洪水奪去了生命。“我當年正好44歲,死了44個人,這個數字我至今記憶猶新。”簰洲灣人楊厚安伸出四根手指說。

8月16日晚,正在簰洲灣迎戰第六次洪峰的某坦克團通信連戰士譚桂誼,突然接到母親打來的父親病故望速歸的電報。團領導特批他回家料理後事,但譚桂誼卻強忍淚水,戴著連長為他送來的黑紗,與戰友們一直戰鬥到9月13日最後勝利。

兩個多月後,水退去。滿目瘡痍的簰洲灣,讓人不忍去看。到處是枯死的、倒掉的樹木,沒有一點點生命的跡象。到處是殘磚斷瓦,以及隨處漂散的在水裡泡了60多天的物品。殷德意回憶說:“家裡的兩間房子全部在大水中倒掉了。那一刻,我真切地體會到了,‘一貧如洗’是多麼形象的一個詞。這麼多年過去了,嘉魚年年都在防汛,雖不能說大堤固若金湯、萬無一失,但靠譜地說,的確比之前牢固了許多許多!而且嘉魚乾群對平安、對勝利的願望強烈了許多許多!”

楊德文烈士的妹妹楊惠芹說,這麼多年來,舟橋旅十七連四班每次點名,還會先點哥哥的名字,“我們聽到後很激動也很欣慰,感覺哥哥還在隊伍中”。楊惠芹講,“爺爺曾是游擊隊員,哥哥受其影響從小就有當兵的願望。哥哥是家裡唯一的兒子,父母捨不得他離開。因為哥哥的堅持,最後全家一起送哥哥去參軍入伍。哥哥犧牲後,受哥哥的感召,二妹楊慧娜也義無反顧地參軍服役。”

“長江第一灣”的悲傷與重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防洪是簰洲灣當地百姓重要的義務。許遠利是嘉魚人,因為家裡幾代人都以水利為業,他在1987年進入簰洲堤防段工作,擔任工程師一職。在他的記憶裡,1980年代鎮上每年的堤防都要進行冬修、春修加固,因為沒有機械,需要靠人力扛起巨石,利用衝擊力夯實堤壩,條件極其艱苦,但不論防汛,還是修堤,大家想著保護自己的家園,都盡心盡力。

1998年這場滔天的洪水,給簰洲灣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簰洲灣合鎮垸潰口造成5.7萬人口受災,農作物淹沒面積15.6萬畝,倒塌房屋40173間,損壞房屋101200間,直接經濟損失15.9億元。

世紀大洪水給簰洲灣及嘉魚縣經濟造成重創。簰洲灣的災情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關注,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援紛至沓來。9月3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臨簰洲灣大堤,視察東嶺帳篷小學,瞭解災區受災情況。洪水退後,簰洲灣重建工作即緊鑼密鼓展開,電力、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恢復迅速,堵口復堤、堤防加固、水利設施重建、災民建房工作有條不紊進行。到1999年1月,兩個鄉鎮95%以上的倒光戶和半倒戶建房完工,在年前住進新房。2月16日(大年初一),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驅車來到中堡村,送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新年祝福。

1998年,國務院通過《長江流域防洪規劃》,中央投入大量的資金對長江堤防工程進行建設,同時沿江各省市區也投入巨資,修建長江堤防工程。受益於此,簰洲灣鎮獲得撥款,對堤壩進行整體加高加固。當年決口的那段大堤堤外護坡採用的是日本土工模袋技術,屬於雙圓型建築材料,能經受百年一遇的洪水衝擊。夯實的江堤已看不出從前的單薄,植下的楊樹已形成一道綠色的防線。從堤壩上下來,走進當時受災最嚴重的中堡村。一排排洋房整齊地排列在馬路兩旁,其中不乏裝修精美的農戶。“簰洲灣魚丸”“簰洲灣臭乾子”“簰洲灣老酒”等美食,讓你停下腳步,誘惑著你的舌尖。

青山無語花垂淚,綠水嗚咽草含情。而今,簰洲灣建起了八一文化廣場、98抗洪烈士陵園。每年清明或八一或烈士紀念日,當地幹部群眾在這裡舉行祭掃紀念活動。大家繞墓一週,依次向英烈三鞠躬,並敬獻鮮花,表達對英烈們的無限敬仰和深切哀悼。

98抗洪留給簰洲灣人的除了記憶裡的傷痛,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感召和傳承。受當年解放軍的事蹟感染,當地每到徵兵季就會掀起參軍熱,不少1998年出生的“洪水娃娃”成了軍人。

“長江第一灣”簰洲灣,因為那場世紀大洪水而漸漸成為一個承載了許多悲傷與感動記憶的地名。簰洲灣,因水而生(長江迴流形成的洲),又是在水裡再生。這裡的面貌已煥然一新,鄉鎮建設井然有序,高樓鱗次櫛比,經濟社會發展很快,到處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人們很難想象當年決堤後的一片汪洋,退水後的一地狼藉,周圍的災民等待救援的慘象。一個嶄新、美麗、富裕的新簰洲灣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大国脚印|簰州湾:大洪水中的生死大营救大国脚印|簰州湾:大洪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