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哨吹哨能響應哨能到——海淀區依託「吹哨報到」工作機制創新街鎮管理工作側記

“418米長、6米寬的街巷上,足足擠下了207家小商戶,怎能不混亂擁擠?”站在有海淀“女人街”之稱的中關村雙榆樹三街上,來往居民向記者介紹此前的擁擠程度。這和記者眼前看到的修繕一新的綠地、花壇和文化牆,卻怎麼也對不上號。“這得益於街道此前啟動的‘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讓曾經的女人街換了新妝。”

區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是當前首都城市治理改革的“1號課題”。為此,海淀立足瞄準解決城市發展和治理中的難點、堵點和痛點,提出實現“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地區鳴笛、家家出力”,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促進城市更好地支撐創新發展。

“手中有哨”城市管理問題解決率達97.58%

把群眾家門口的事情辦好,解決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是“街鎮吹哨、部門報到”的目標。為此,區編辦創造性地制定《“吹哨報到”事項清單》——涵蓋42項事項,明確街鎮“吹哨”範圍,規範“報到”部門職責,並進一步細化清單利用,讓街鎮“手中有哨”。

“這條街巷的整治我舉雙手贊成!以前送孩子路過這裡,人多車多,生怕孩子磕碰。”天天接送孩子去雙榆樹中心小學的沈女士快人快語。去年,中關村街道啟動了“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通過拆違建、去牌匾、清堆物、封門窗等措施,對雙榆樹三街開展違法形態綜合整治,同時對接區城管委、區指揮中心及沿線13家運營單位,通過召開工作會商會、組織共同現場踏勘等方式,推動該街巷架空線入地。

截至目前,共累計完成拆除違法建設173間、面積4728平方米,整治封堵違規開牆破洞商戶92家,拆除各類違規廣告牌匾196塊,開展“留白增綠”建設1880平方米,規範人行步道建設2000餘平方米,新建街心口袋公園1處,增設街頭特色節點2處,弱電架空線纜全部實現入地。中關村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街巷環境建設與運行管理均取得良好成效,為背街小巷綜合整治提升提供了思路,更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記者從區編辦獲悉,截至目前,通過運用“吹哨報到”工作機制,我區共受理有效城市管理問題78400件,問題解決率達到97.58%,同比提升了46.45個百分點,切實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吹哨能響”解決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通俗來說,當街道遇到問題時一‘吹哨’,便可召喚各委辦局現場集合,聯手解決問題。”區編辦表示,海淀不僅在街道中開展“吹哨”工作,還將此擴大到“鎮”進行試點,西三旗街道、四季青鎮作為試點單位,同步開展相關工作,切實解決百姓遇到的問題。

四季青鎮寶山村拆遷騰退啟動以來,依託“吹哨報到”工作機制,與區住建委、審計、規土、財政等部門加強聯動,破解了諸多改革發展難題,保障了寶山地區拆遷騰退順利進行,確保了群眾利益落到實處。西三旗街道在街區環境美化工作中,與區園林綠化局、區城市管理委、區環衛中心等多部門聯動,聯合整治公共環境,改善地區綠化水平,提升綠化覆蓋率和園林品質,形成了我區獨有的邊界線城市景觀和環境品質。

街鎮管理體制的優化才真正讓街鎮“吹哨能響”。為此,區編辦選取試點街鎮出臺了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試點街道職責清單事項138項,圍繞各司其職、各履其責的定位,劃分為黨群工作、平安建設、城市管理、社區建設、民生保障、綜合保障6類。創造性地制定試點鎮職責清單事項150項,除與街道相同的6類外,將農業、經濟建設職責歸類形成鎮獨特的“農業和經濟”類別。同時,明確清單動態管理方式,改變職責隨意下放、工作隨意分派的舊式管理思維,提升清單的法定化、權威性,把基層權力給基層,讓街鎮“吹哨”更有底氣。

“應哨能到”搭建部門夥伴關係

“街鎮吹哨、部門報到”最終還是要落腳到推動治理重心下移,保證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事情有人辦。

為此,區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三做實”,讓機構、人員到一線去、在一線解決問題。做實街鎮城管執法隊、司法所的整建制完全下沉,依託街鎮內循環解決突出問題。做實食藥所、衛生計生監督站等的“一街(鎮)一所(站)”管理模式,提升快速響應水平。還依託網格化,強化街鎮與工商所、派出所等專業部門的聯繫,減少問題傳導響應環節。並據此藉由派出機構搭建與體制內外部門的夥伴關係,最大限度利用區域多重資源,彙集多方力量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