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大家都在感叹,广州越来越美。具体美在哪里?你,知道吗?干净的街道、蓝蓝的天空、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涌。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细心的街坊会发现,自2017年以来,广州各个居民区周边的河涌,不再是一条令人掩鼻的“臭水沟”,河涌逐渐恢复本来的清澈。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广州市区河涌面貌的显著改观,得益于广州市大力推进“河长制”治水工程,一个个“实招”正把群众期盼中的“绿水长流,青翠环绕”的人居环境带回到广州市民身边。《人民日报》更是以头版《敢啃最硬的骨头——广东实现五级河长体系全覆盖》为题,报道了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成效与经验。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广东推行河长制工作为何得到中央权威媒体在显著位置高度肯定?

报道点出了广东推行河长制的几个亮点:

一是狠下决心解决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报道指出:广东在中央要求设立四级河长基础上,明确将河长体系延伸至村(居)一级,设立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截至去年末,由省委主要领导担任第一总河长,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各级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广东3.3万多名五级河长走马上任,比中央要求提前一年实现河长体系全覆盖。

二是整治水污染,从源头抓起,介绍广东河湖治理效果,水质持续改善。

三是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接“烫手山芋”,介绍广东推动全面落实河长制的部署。

据了解,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不但提前一年实现了全面建立河长制的目标,顺利通过水利部和原环保部全面建立河长制中期评估,走在全国前列。今年,我省河长制工作从“见河长”进入“见行动”的深入实施阶段,湖长制实施方案也在6月发布实施。今年底我省将全面建立湖长制,对各地河长的考核也将在今年全面启动。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和《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湖泊管理保护工作,《广州市湖长制实施方案》近日由广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实行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湖泊管理保护责任体系,河长制、湖长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针对不同类型的湖泊,科学制定“一湖一策”方案,强化对湖泊的治理和保护,到2019年底基本实现湖泊管理管理范围内无非法排污、无黑臭。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你知道海珠都做了哪些事情

让我们身边的河涌变得清澈美丽?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海珠区被珠江环绕,是广州唯一的岛区,区内共有大小河涌74条,总长116.55千米,水面率为19.38%,江、河、湖、涌、湿地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近年来,海珠区以营造“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城区环境为工作目标,以提升水环境为工作抓手,不断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

根据计划,2019年前海珠区将全力推进治水工程31项,包括城中村污水治理工程11项。除了巩固马涌、土华涌的整治成效,确保“长治久清”外,今年重点开展纳入市考核的13条黑臭河涌的综合整治以及9个城中村污水治理工程,继续推进瑞宝涌、杨湾涌和大塘涌整治,切实夯实水环境治理的基础。

同时推进全区74条河涌流域“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严厉整治重新经营的“散乱污”场所。全面加强瑞宝涌、杨湾涌、大塘涌等重点河涌沿线巡查,对沿岸污染源进行全面清理,对违法排污行为顶格处理,从重处罚。

讲了那么多,你是不是好奇我们干净美丽的湿地是如何“治水”的呢?答案都在这里了!

湿地修复:水草虫螺来帮忙

为彻底改善整体水环境,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海珠湿地实施水生态治理,主要种植常绿水下草皮、改良四季常绿矮型苦草、宫廷睡莲、大薸及羽毛藻等营造沉水植被及景观植物系统,以食藻虫进行浮游动物配置,投放萝卜螺、环棱螺、河蚌、虎斑、黑鱼、鳜鱼、青虾苗等水生动物,形成生态水质净化系统。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随着工程完成以及生态系统的逐渐形成,海珠湿地中心湖、海珠湖与周边相连的河涌水质都得到了质的提升,水体清澈见底,透明度由工程前的0.3米提升至工程后的2米,水质提升到III类或以上,成为广州市水生态治理的示范性工程,并得到周边居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清理河道:水质变好,鱼虾游弋

此前,海珠湿地二期、三期区域数条河涌沿线未实施截污,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河床淤塞严重,造成河涌发黑发臭。同时,大量违法建筑占据涌边堤岸,涌面也停放着大量船只,这不仅严重破坏河岸景观,而且缩窄了河涌的过流断面,水体流动困难,使河涌水体难以得到有效置换,进而影响海珠湿地二期、三期的水质。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湿地工作人员认真落实水域日常保洁,清捞河涌、湖泊水面及滩涂垃圾;同时严格排查河涌两岸排污口,及时封堵,并上报相关部门排查源头。

现在,河涌水质变好,异味消除,不少鱼虾在水中游弋,还吸引了湿地的水鸟前来捕食。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沿岸生态修复:种植绿被,涵养水土

除了清理河道,海珠湿地还同步开展重点河道沿线垃圾清理工作,整治村民违章开耕。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全面清理河滩沿岸垃圾杂物,包括沉船及遗留建筑垃圾等,并重新对该区域围蔽并恢复地表绿植,同时安排保安、农技专人加强巡查,发现垃圾立即进行清理,对于各类偷排现象,并及时报告相关执法部门并协助查处。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近期,为做好“开展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海珠湿地将结合日常管养工作,进一步巩固河岸清理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结合湿地生态实际,对清理完的河岸进行生态修复,巩固治理效果。

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广东河长制,你真的了解吗?

治水护水,任重而道远。水环境治理,除了需要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更加需要每一位群众的参与,一起保护水环境,共同打造广州水清岸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