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青春期,對於很多家長、孩子、甚至學校和老師來說,都是非常敏感的話題。如何安然度過青春叛逆期,對於家長來說,又是培育孩子的漫長道路上的一大難題;而對於孩子而言,也是自己成長道路上必須經歷的一道坎。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就在昨天教師節有一則刺痛人神經的新聞:四川某初二學生因被家長責罵,一氣之下跳河,後搶救無效死亡,生命定格在本該最美好的年華。再往前看,類似於“14歲男孩沉迷於網絡遊戲,在網吧裡足足待了一週”、“16歲花季少女前往離家600公里的城市與網友見面,家長毫不知情”!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條條讓父母心驚膽戰的新聞,讓他們認識到了引導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的重要性。而事實上,很多父母都把希望寄託給學校和老師,希望通過他們正確、專業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而殊不知,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互動,也是青春叛逆期中絕大一部分。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據資料顯示,青春叛逆期多在14歲開始,由於個體差異,大多在16到20歲結束。而在青春叛逆期間,孩子跟父母和老師之間的衝突,是叛逆期體現的主要形式,並且在通常情況下,男孩叛逆程度甚於女孩,成績較差學生的叛逆程度多於成績優異的學生。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想要引導孩子安然度過青春叛逆期,最重要的一點,是弄清楚“叛逆”兩個字的由來。

青春期,是孩子身體發育和心理變化最快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在心理各方面不成熟、沒有足夠社會經驗的情況下,性格主要特點為張揚,同時極想擺脫“孩子”這個角色,想要各方面變得獨立而自主,想極力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而同樣在這個時期,家長並不能接受孩子的這個快速轉變過程,還是想要孩子像小時候一樣,對自己言聽計從,做父母的小棉襖。除此以外,家長感覺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在與孩子的相處中佔主動角色的自己,逐漸變為被動。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因此,孩子的變化和家長的固執碰撞在一起,往往產生很多矛盾和衝突,若不及時處理好這些衝突,甚至會影響與孩子今後一生的關係和感情。那麼,作為家長,想要正確引導孩子,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首先,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和發言權。

孩子在這個階段,正是從孩子轉變為成人的過渡階段,成年人的自主,是從小依賴家長的他們,所憧憬和嚮往的。那麼對於家長來說,何不在安全的條件下,放手他們去做、去嘗試、去體驗。萬事開頭難,而只有家長開了這個頭,孩子才能抓住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想要成為大人的孩子,也想證明自己在家庭中的價值所在,發言權,對他們來說,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其次,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人人都有隱私權,任何一個孩子也應該有。小時候,孩子放了學,總是對家長熱情地講述今天在學校所發生的一切,而漸漸地,一些小秘密,孩子不願意跟家長分享,而是更願意藏在心底,或者跟同學分享。家長對於這種情況,應該正確看待與孩子之間的代溝,只要孩子行為不嚴重,不傷害自己的身體,家長應該做到尊重和理解。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最後,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允許孩子犯錯誤。

任何家長都是從青春期成長過來的,都對青春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到了自己孩子的青春期時,他們就要想到自己在青春期時,所與家長的矛盾和期望,以及對事物的看法,這樣,家長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同時,家長也應該適當放下身段,多於孩子溝通,對於孩子犯的錯誤,應該多給予理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為什麼都說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其實關鍵是家長沒有做好這三點

青春叛逆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若正確引導,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人生路上不可抹去的一筆。

我是家長語屋的創辦者,關注孩子成長,請和我一起關注: 家 長 語 屋

微信:jia zhang yu wu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