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到5万,3年十几二十万” 教育对于一个家庭 已然是痛!

您好,我是君山,一名站在中国教育最底层看教育、发声音的一线教师,感谢您的关注,期待与您交流,真诚与您做朋友!

“每年3到5万,3年十几二十万” 教育对于一个家庭 已然是痛!

01

君山所在的五线小城市,民办教育一大独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一所民办学校,几乎囊括了全市所有的尖子生。把尖子生囊括进这所学校的方式是,幼升小一次选拔,四年级一次淘汰,到了小升初又是一次掐尖考。

在君山的这所城市,孩子读这所私立已经不仅仅是孩子读书问题,更成了家长的面子问题、身份问题。于是,很多没有条件的家庭,为了让孩子进这所学校,创造条件硬着头皮也要上,每年3—5万的价格,3年十多万的开销,再加上配套的课外辅导费用,一个普通家庭几乎将所有的家庭费用都花在了里面。

教育对于家庭,已然是痛!

“每年3到5万,3年十几二十万” 教育对于一个家庭 已然是痛!

02

这样的状况,家长苦不苦,我们不好妄加评论。但是除了这所私立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以外的各类各级学校却真的苦不堪言,这其中又以农村学校最为严重。

私立学校掐走了全市最好的生源,城区和农村一起痛苦,但是,城区学校还有一个优势,在私立学校第一波掐稻头之后,它还能够利用自己城区学校的身份,对农村学校实行二次收割,这就是近些年出现的农村择校热,虽然教育部门一年又一年强调,要教育均衡化要零择校,但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年农村生源却还是在人间蒸发。

“每年3到5万,3年十几二十万” 教育对于一个家庭 已然是痛!

以君山所在学校为例,乡镇初中,十年前原本一个年级有六个班,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但是现在呢?仅剩下3个班,并且每个班也勉强维持在20—30人之间,到了初三,这个数字还要缩小。于是我们校长每每调侃,“农村终于提早实现小班化了!”

校长话虽这么说,但是严峻的现实却是每一个农村校长心里的痛。于是君山了解到这样一个消息,在某次教育局校长会上,众多校长纷纷提出民办学校“用国家的人赚自个儿的钱”,“破坏教育生态”等问题,然后,在那所私立学校的校长上台发言环节,他一句话就让众人噎住了,“我们为某某某教育的发展挑担了!”说完,转身就离开了。

“每年3到5万,3年十几二十万” 教育对于一个家庭 已然是痛!

03

细细分析这位校长的话,有没有道理呢?是有的!为什么这么讲?

1、该所学校拥有400多教职员工,虽然其中有大量的公办编制老师,但是,公办编制老师的费用却是由该所学校自主承担。换句话讲,这些大量公立老师的费用,国家没出,私立学校为国家分担负担了!

2、虽然说私立学校在教育招生上有“掐稻头”之嫌,但是私立学校的教师却也在教育上付出了更多的辛苦,教育出了更好的成绩。关于这一点,用一位家长给我举得例子或许就能看出:去年,他孩子班上出了一件事情,家长联名弹劾老师,说这位老师教学能力不行,然后这位老师被辞退了!君山作为一名公办老师,也不得不说,私立学校的压力不是公办学校能够比的,公办学校里有没有家长弹劾老师的?当然有!但有没有会到辞退的地步?基本不会有!所以,

私立学校的老师,教学好坏与饭碗相关,那么他们在教学上会更尽心,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每年3到5万,3年十几二十万” 教育对于一个家庭 已然是痛!

04

这个问题,其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错么?没有人认为自己有错,但是,高额的学费、培训费已经成为家长心头的痛,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问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该如何去改变呢?

这样一种方式或许可行,说出来供大家探讨:

真正学习国外模式,让公办教育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让追求精英教育的家庭通过花钱去私立学校享受!而不是现在这样,不管公办、私立,全民精英教育,全民学者教育,搞得举国学子精疲力竭,然后又小修小补,大喊减负,实则谁都知道,名减暗增,根本减不了负!

“每年3到5万,3年十几二十万” 教育对于一个家庭 已然是痛!

最后,各位网友,针对君山今天分享的问题,你又有什么样的想法?欢迎发表你的观点,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