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清末甲午戰爭中最悲壯的英雄,展現出氣壯山河的愛國精神

炮震煙迷船掀側。

致遠鼓楫衝重圍,

萬火叢中呼殺賊。

勇哉壯節首捐軀,

無愧同袍誇膽識。

這是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鄭觀應寫的一首詩《憶大東溝戰事感作》。它生動地描寫了甲午戰爭中黃海海戰(又稱“大東溝之役”)扣人心絃的戰鬥情景,熱情歌頌了北洋海軍“致遠號艦管帶(艦長)鄧世昌英勇抗敵、壯烈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鄧世昌(一八四九—一一八九四年),字正卿,廣東番禺人福建水師學堂第一屆畢業生。鄧世昌生活在中國逐漸向半殖民地沉淪的時代。在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戰爭之前,他目睹了一八五七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身經了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馬江之役,見到了帝國主義企圖滅亡中國、迫害中國人民的事實。特別是馬江一役,他親自參加了。“艟艫破碎,將校傷殘”,人民的血,海軍同胞們的血,動魄驚心地教育了他。這些使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他經常“在軍激揚風義,甄拔士卒,遇忠烈事,極口表揚,慷慨使人零涕”。在戰爭中,他曾對人說:“設有不測,誓與日艦同沉!”

他是中國清末甲午戰爭中最悲壯的英雄,展現出氣壯山河的愛國精神

鄧世昌為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平時很重視艦隊的操練。一八八七年,他奉派到英國去接帶“致遠”、“靖遠”、“經遠”、“濟遠”等新艦回國。歸航途中,鄧世昌指揮這些新艦認真進行操練,“終日間變陣必數次”,“時或操火險,時或操水險,時或作備攻狀,時或作攻敵計,皆懸旗傳令,莫不踴躍奮發”,使全體官兵受到很好的鍛鍊。一“不特各船將士如臂使指,抑且同陣各船亦如心之使臂”,“使船如使馬,鳴炮如鳴鏑,無不洞合機宜”。

個鄧世昌不僅英勇善戰,治軍之暇,還很重視鑽研業務。他擅長測量、駕駛。《鄧壯節公事略》說他“治事精勤,顯其素癖”;《朝警記》說他“西學湛深,英氣勃發”。可見,後來甲午海戰,鄧世昌所以能顯出那樣的英雄氣概,並不是偶然的。象鄧世昌這樣的將領,在當時腐敗的北洋水師中,是難能可貴的。

他是中國清末甲午戰爭中最悲壯的英雄,展現出氣壯山河的愛國精神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日本侵略者艦隊在鴨綠江口的黃海海面上,挑起了一場激烈的海戰。這天上午九時左右,海軍提督(司令)丁汝昌率北洋艦隊護航返經鴨綠江口大東溝時,發現西南黑煙簇簇,一支懸掛美國國旗的艦隊疾駛而來。中午時分,來船逼近,共十二艘,突然改懸日本旗。當時,中國北洋艦隊的兵艦是十艘,另有魚雷艇四艘,從力量對比看,雙方艦隊噸位相差不大,在艦齡、火炮口徑、射擊速度、航速和裝甲等方面,亦各有優劣。

兩支艦隊相遇,日艦以“吉野”、浪速”等四艘快速艦為前鋒,日本艦隊司令伊東祐亨,率旗艦“松島”及另外七艘艦隻組成本隊,排成魚貫縱列,依次銜尾前進。這個陣勢有利於充分發揮快速艦的機動靈活性,和一舷齊射的快速炮的威力。丁汝昌發現日艦後,急令整隊迎戰,並在旗艦“定遠”號上;與總兵兼定遠”號艦管帶劉步蟾等議定:由旗艦“定遠”號與姐妹艦鎮遠”號(兩主力艦各七千噸,炮大、裝甲厚)居前,以“分段縱列”陣應戰。但劉步蟾卑怯懼戰,竟違反既定的作戰方案,故意錯發信號,令艦隊橫列,主力艦“定遠”、“鎮遠”居中,企圖躲避炮火,保住自己性命。兩翼弱艦自覺位置危險,故意緩進,艦隊成半月形,兩主力艦突出在前。丁汝昌等覺察到日艦企圖先攻最弱的右翼,丁汝昌便下令全隊同時向右移四度,使主力艦先與敵艦接觸。各艦遵令移動。唯獨劉步蟾停留不動,逃避接軸觸。他還盲目地突發十時口徑的大炮,由於飛橋年久失修,被震裂塌。正在飛橋上指揮的丁汝昌從空跌下,身受重傷,但仍堅持坐在甲板上督戰。

他是中國清末甲午戰爭中最悲壯的英雄,展現出氣壯山河的愛國精神

可是,這時丁汝昌只能鼓勵“定遠”號甲板上的士兵,而不能指揮全艦隊。北洋艦隊陣勢紊亂,只能各自為戰,處於十分不利地位。但是,儘管上級指揮如此不利,大部分艦艇的廣大愛國官兵,都能同仇敵愾,沉著應戰,表現了中華民誓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這場險惡的海戰中,管帶鄧世昌的“致遠”號,表現得十分英勇,它以頑強不屈的戰鬥精神,猛打猛衝,縱橫海上。一次日本的魚雷艇逼近了中國的旗艦“定遠”號,鄧世昌的“致遠號奮勇地衝上去,保護旗艦,發炮擊沉了日本魚雷艇。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勇猛戰鬥,“致遠”號給敵艦以沉重的打擊。但它自己也中彈累累,船身已經嚴重傾斜,彈藥也將用盡。在這危急時刻,鄧世昌見敵前鋒艦“吉野”號十分猖狂,來回逞兇。遂對大副陳金揆說:“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則我軍足奪其氣,而成集事也。”陳金揆完全贊同他的意見。

於是下令開足馬力,鼓輪前進,急駛猛撞敵前鋒艦“吉野”號,準備與它同歸於盡,以局部自我犧牲,換取全局勝利。同時,鄧世昌慷慨陳詞,激勵全艦士兵說:“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命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雖死,而海軍聲威弗替(弗替,意為不致降低)是即所以報國也。”於是,“致遠”號全體將士,齊心協力,鼓輪怒駛,猛衝“吉野”,“沿途鳴炮,不絕於耳”。鄧世昌及全艦士兵的英雄行為,嚇得“吉野”號的日本侵略者膽顫心驚,急忙連發水雷。不幸,“致遠”號被擊中,鍋爐進裂,船艦沉沒。“致遠”號沉沒時,鄧世昌墜入水中,仍大呼殺敵不絕。他的隨從劉忠也跟著跳入海里,為了搶救管帶鄧世昌,速遞救生圈給他把持。但是,鄧世昌拒不接受,鏗鏘有力地表示:事已至此,!“義不獨生”,誓與“致遠”號全艦士兵共存亡。鄧世昌同全艦士兵二百五十人終於壯烈犧牲,以身殉國。“雷轟水底掠舟復,血濺江山逐浪流。”這時是下午三點三十分。鄧世昌死時年四十五歲。

鄧世昌這種氣壯山河、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大大鼓舞了廣大愛國將領和士兵的鬥志。中國海軍在四艘被擊沉,方伯謙的濟遠”號和吳敬榮的“廣甲”號兩艘逃走的不利形勢下,毫無畏懼,堅持戰鬥,力挽危局,重創敵艦多艘。敵旗艦“松島”號重傷,斃傷日軍一百餘名。“吉野”號完全失去戰鬥力,只剩下具軀殼。敵艦付出了慘重代價後,於傍晚下令向南先退。日本侵略者“聚殲清艦於黃海中”的狂妄計劃一時未能得逞。中國艦隊退返旅順港。

他是中國清末甲午戰爭中最悲壯的英雄,展現出氣壯山河的愛國精神

甲午戰爭是日本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以後發動的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當時愛國軍民都積極主張給予堅決的抵抗,但是那拉氏(慈禧太后)、李鴻章等投降派卻一味求和。黃海海戰的失利,主要是賣國賊那拉氏、李鴻章之流推行投降主義路線所造成的。黃海海戰,中國失船較多,但只是小挫,日本艦隊也未佔到很大便宜。但黃海海戰後,李鴻章為了保存實力,故意誇大失敗,命令艦隊躲避港內,失去戰機,以致次年二月日軍圍攻威海衛時,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所以,黃遵憲的《東溝行》有這樣的結語:“兩軍各唱鐃歌歸,從此華船匿不出。”意思就是說,中國海軍並非不能繼續作戰,而是清朝以那拉氏、李鴻章為代表的投降派已經準備好妥協投降了。

甲午戰爭中黃海海戰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一幅雄偉圖畫,也是反對投降主義的一頁壯麗詩篇。它雖然由於那拉氏、李鴻章推行投降主義路線而失敗了,但鄧世昌在甲午海戰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悲壯行為,卻為人們所傳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