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期最多30天的假「臨牌」,爲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

相信很多網友在用車方面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收集了提得最多的三個問題,希望也能解答你心中的疑慮。

Q:汽車在怠速時有很輕微的間歇抖動,是不是節氣門髒了?

A:汽車怠速出現抖動,有可能是節氣門髒了的問題,但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造成的。

有效期最多30天的假“臨牌”,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

汽車發生抖動不要覺得是小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極有可能變成大故障。

造成怠速抖動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最明顯的是節氣門過髒或噴油嘴積炭過多,導致冷啟動的混合氣過稀,從而造成啟動困難。如果確定是這種情況,主要對節氣門或噴油嘴進行清理,同時還要清洗好油路,檢查怠速馬達是否有積碳,如果有也要清洗乾淨。

其次是點火系統方面的問題,火花塞積碳過多,造成點火系統工作不良,從而影響整輛車的工作情況,因此,需要對火花塞進行積碳清洗。

再者是油壓不穩,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傳感器上。汽車的傳感器很多,例如燃油供油壓力以及進氣壓力傳感器等,如果出現問題,也會造成汽車發生抖動,嚴重時就需要更換部件了。

最後是發動機部件老化,例如引擎腳老化,使發動機的避震系統受影響,從而將震動傳到方向盤、駕駛室內,造成怠速時發生抖動。

車輛發動抖動,不是簡單的問題,涉及的零部件很多,需要維修師傅進行一個一個地排查,千萬不能自己盲目判斷,同時最好到正規的維修店進行檢查,這樣更有保障。

Q:有效期最多30天的假“臨牌”,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

A:汽車臨時牌照是指汽車由於一些手續的辦理,還未正式落戶前由公安車管部門發放的臨時車輛行駛證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裡,明確規定車輛上道路行駛必須按規定懸掛號牌,未按規定懸掛號牌是要被處罰的。

但是,在沒有取得正式牌照以前,必須按規定申領機動車臨時號牌方能上道路行駛。新車使用臨時牌照不得超過15天,一共可以申領3次,合共45天 。

有效期最多30天的假“臨牌”,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

由於不同於正式牌照,臨牌是黏貼在汽車的前擋風和後擋風玻璃上,視覺上,不容易被辨識,所以一般交通違法,也不容易被拍攝到臨時號牌,而且某些非嚴管路段,臨時停車,在臨牌不懸掛的情況下,交警是難以執法的。還有,高速公里超速行駛也不容易被監測與拍照,所以,才會有千元尋臨牌的事情出現。

Q:原裝鋁合金輪轂有必要換成12幅輪轂嗎?

A:從綜合性能考慮,原廠配的任何部件,都是最適合原車的。

一個簡單的輪轂,涉及到重量、直徑、ET值、J值、孔徑等多項參數。若只是為了美觀而不顧其它指標,會影響行駛性能,甚至出現安全事故。

有效期最多30天的假“臨牌”,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

先說尺寸。很多人認為輪轂大就好看,但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選更大的輪轂,就必須配上扁平比更低的輪胎。例如你原廠輪轂是16英寸,輪胎尺寸是205/50,如果你要換17英寸的輪轂,必須配上扁平比為45的輪胎,如此類推。

有效期最多30天的假“臨牌”,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

但輪胎扁平比變小了,汽車的濾震效果必然降低,車內的舒適性也降低,還會加劇避震筒、襯套等部件的老化。

再說輪轂偏心距,也即ET值,offset。即輪轂安裝接面與輪圈中心線的偏離度,影響整個輪轂外凸或內凹的程度。原廠輪轂都有與原車匹配的ET值,但很多人換輪轂的時候,會忽略ET值造成的影響。

有效期最多30天的假“臨牌”,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

ET值越大,輪轂傾向內凹,反之外凸。一般改裝輪轂都會設置比原廠更小的ET值,讓輪轂更為外凸,視覺效果更好。但過於外凸的輪轂,更容易造成與輪拱的剮蹭,而且還會影響輪轂的重心設定,影響懸架、轉向球頭、轉向機等部件的壽命。

重量,是輪轂對汽車性能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理論上說尺寸越大的輪轂,重量越大,對動力和油耗都有負面影響。除非選擇材料強度更高,重量較輕的鋁合金鍛造輪轂,但價格卻相當高昂。

有效期最多30天的假“臨牌”,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

還有輪轂螺絲和孔徑的搭配、J值(輪轂寬度)與輪胎的匹配,都是需要考慮的。所以換輪轂不是好看、夠大就行,還是用原廠的好,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