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 真抓实干加快乡村振兴

五大连池风景区充分挖掘产业特色,大力推进农村农业发展,力争走出一条具有景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风景区坚持矿泉绿色发展方向,继续调减玉米面积,扩大矿泉大豆种植面积,引导发展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组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站工作人员,发放宣传资料500份,向农民宣传矿泉绿色发展工作的重要性。2018年五大连池风景区种植大豆13万亩、玉米1.5万亩、小麦1.4万亩、杂粮杂豆2.34万亩。风景区域内共建设了两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农机装备总投资1800万元。全区农机合作社共有农机动力装备20台,其他配套农机具26台。出动执法车辆在辖区范围内进行了农机安全宣传和车辆检验活动,共计检验拖拉机465台,联合收割机18台,发放反光贴2000条,宣传单500份。

积极组织致富带头人和当地绿色产品加工负责人参加农业企业管理者培训班和省农委培训基地培训,为风景区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创业能力、较大生产规模和较高专业技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3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60人,培训农民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科技资料等共5000多份。根据黑河市2018年度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工作任务目标分解,农民创业人数第一季度完成了700人,带动就业人数1193人,农民创业纯收入205万元。

按照“瞄靶子、梳辫子、结对子、理路子、赚票子”的工作思路,结合风景区实际情况,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确保贫困群众“稳定性”收入。贫困村清泉村全村1.3万亩土地实现整村流转,其他非贫困村也积极将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土地流转到种田大户手中,确保群众的土地收入。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观光农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季节性用工,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全区现有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社13个。通过公司+农户、互联网+农业、散户+大户,农户对市场等一系列组织形式和操作方式,将农户的能力、体力、资产等可利用资源激发出来,实现土地之外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