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讓產業扶貧成爲貧困戶致富的「不動產」

紅網時刻記者 蔣楠 通訊員 錢輝 衡陽報道

“老劉,最近身體怎麼樣?”“還好,就是天氣冷了,我和老伴的風溼又患了……”每個星期,鄧勇都會到村裡走訪看望2-3戶貧困戶,看看他們的生活怎麼樣,有沒有需要幫助的。

今年43歲的鄧勇,是衡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一名科級工作人員,現在他還有一個身份,駐常寧市廟前鎮春和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來到春和村扶貧已有三個多月了。

扶贫故事:让产业扶贫成为贫困户致富的“不动产”

鄧勇(右一)與隊員在貧困戶家中走訪。

春和村位於廟前鎮以北,與羅橋鎮石盤村相鄰,有農田1900多畝,林地2600多畝。下轄18個村民小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49人,已脫貧26戶81人,目前還有21戶68人未脫貧,預計2018年計劃脫貧18戶62人,除兜底和無勞動力3戶外,可實現全村脫貧。

“春和村的條件相對還是好的,比想象中的要好一些。”談起駐村的感受,鄧勇說,“年輕勞動力都外出打工,剩餘勞動力都是老人、孩子和貧困戶,村民除了種地和打工外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村裡沒有任何的企業,去年的村集體收入不足1元……!”

“新官”上任三把火,駐村後,鄧勇第一件事就是完善資料,共完成2014——2018年村級扶貧臺賬及一戶一冊資料;清查清退不合格貧困戶4戶20人,自然增加3人,自然減少10人;舉行“7.1”主題黨日活動,慰問貧困戶,開展“金秋助學”活動。與隊員、村幹部一道為春和村的扶貧工作想辦法、出主意、找路子,把自己當作村裡的一員,沉到群眾中,與他們真誠溝通,尋找脫貧致富的辦法。

“去年,村裡成立了農業專業合作社。今年,我們整合各方扶貧資金,利用合作社,發展種養產業,村裡所有的貧困戶全部參與,實行統一經營,統一分紅。”鄧勇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養殖的4萬隻羽鴨子正在分批出欄,預計年收入達到50萬元,貧困戶人均分紅400元。

扶贫故事:让产业扶贫成为贫困户致富的“不动产”

目前合作社養殖的4萬隻羽鴨子正在分批出欄。

這三個多月來,鄧勇在城市、鄉鎮和村之間來回穿梭著,努力爭取落實項目資金近百萬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項,春和村的面貌即將發生根本的變化。

“村部旁邊這些老舊的土胚危房我們準備拆掉,建設一個集文化、宣傳、娛樂、健身於一體的村文化廣場,豐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鄧勇向我們介紹,目前已籌集資金準備月底啟動村部改造工程,建設村級政務中心,村主要交通公路拓寬和十三組的通組公路建設。在他們的努力下,春和村已納入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明年,還將建設生態種養基地和生態旅遊鄉村。

除了爭資跑項、整理、核對、填寫、上報各種資料,鄧勇的另一項工作就是入戶走訪。他張口就來的那些資料就是一次次入戶走訪的“成果”。因為心繫群眾,所以大家夥兒的情況也就牢牢地粘貼在他的腦袋裡,成了一個移動的資料庫。鄧勇入戶,可不僅僅是訪貧問苦,他還幫助貧困戶做了很多實事。

78歲的貧困戶袁繼升,生有兩個女兒,均已外嫁,袁繼升和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伴住在一間老矮房裡。鄧勇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積極地幫助他們爭取各項補助。除此之外,鄧勇還經常到老人家走訪,仔細詢問老人身體、生活情況。袁繼升的老伴由於患了老年痴呆症,且行走不便,鄧勇當即表示,幫助他們購買柺杖或者輪椅,方便他照顧。當得知老人的兩個女兒長時間沒有回來看望老人的時候,鄧勇詢問聯繫方式,和她們溝通,讓她們常回家她望老人。

三個半月時間,鄧勇和隊員何湘衡走遍了春和村的所有角落,覆蓋全村的486戶,2006人,其中貧困戶47戶,149人,並且多次重複的覆蓋式走訪。

鄧勇在任工作隊隊長的同時,還是春和村的第一書記,因此春和村的大小事務,他都負責參與管理。村民有困難了,他帶著村幹部上門噓寒問暖,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組裡發生糾紛了,他帶著村幹部調解。

“山竹來了!”9月16日,剛回到衡陽休假的他看到新聞後,立即趕回春和村,組織幹部及駐村隊員冒雨對全村水庫、河道及危房戶、傍山房屋進行巡查,並逐一敲開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村民的房門,仔細叮囑村民要時刻注意雨勢,發現情況不對時要及時撤離到安全地帶。對已發現安全隱患的,耐心勸其立即搬到其他村民家暫時安置。凌晨1點,回到村部的村幹部們已疲憊不堪,在安排年紀偏大和女幹部回家休息後,他又帶著村支部書記、主任及駐村隊員在村部值班,以防出現緊急情況。直到早上八點,天色放晴,輪值村幹部彙報各片無險情後,他才和值班幹部去安心休息。

談到為何會選擇來這扶貧的時候,鄧勇微笑著說:“家鄉情懷!”原來鄧勇是常寧洋泉人,早年在水口山鎮(原松柏鎮)任職。當單位的扶貧工作下來的時候,鄧勇主動請纓,奔赴扶貧“前線”,成為駐常寧市廟前鎮春和村扶貧工作隊長。從農村娃到公務員,鄧勇是全家人的驕傲。然而,他雖然工作在城市,卻感同身受,時刻不忘農村群眾生活的不易,總是想為貧困群眾做點有意義的事。

“我愛人在銀行工作,也特別忙。每天六點多就起來給孩子準備早餐,接送孩子上下學,輔導作業……”鄧勇談到家庭時,情不自禁地眼神黯淡了許多,他們常常因為工作不能照顧家庭而深深愧疚。

鄧勇表示,下一步,他們還要為春和村打造一個能夠長期的為村集體提供收入,能夠穩定的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和收入來源的“不動產”,讓村集體有收入,貧困戶有依靠,扶貧隊伍走後貧困戶不再返貧,能夠逐步地過上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