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機場股價或腰斬,但我不準備跑

年中,由於明年開始民航基金補貼就斷了,白雲機場喜提兩個跌停板。

這屬於黑天鵝,對利潤確有很大影響。

雖然在斷奶之後,公司可能會更自立,像上海機場那樣振作起來。

不過市場還是很實在,讓它紮紮實實地吃穩了兩個跌停板,股價後續沒再漲回來。


前幾天,白雲機場出了中報,營收增速維持了10%的優良傳統,即一個漲停板;但很遺憾,淨利潤卻同比少了10%,喜獲一個跌停板。

這是為什麼呢?明明業績都漲了呀,但利潤卻還少了?

翻開財報,雖然業績漲了,但成本卻漲了更多(主要是折舊和財務費用)。

再細一回味,T2航站樓是在4月26日正式上線的。


原來是一輛車運10個人的生意,現在成了兩輛車運11個人的生意

利潤減少也就很好理解了。

現在只能等待,看什麼時候11個人的生意變成15、18個人的生意。

哦,說到這,還要累贅一個噩耗,明年開始搞第三輛車了。

生意增速只有10%,但車是一輛輛地加。

是不是有點絕望?

其實這個還不算,還有更絕望的。


從歷史的估值來看,當前的股價都還有50%的跌幅空間。

也就是說,用白雲機場上市以來的最低PE、最低PB作參考,對照目前的財報數據,股價還有腰斬的餘地。

腰斬啊,是不是感覺很恐怖?

下跌空間還很大,要不要躲?


其實我也考慮過暫時減它一點倉,來規避這種可能的結果,但問了一下自個。

股價腰斬我能撐得住不

好像撐得住。

畢竟買的不是很多,而且本身還是看好這家公司的,歷史不止是說明低點,還說明低點後可能有多大的空間。

哪怕是公有事業,天然的壟斷性是優勢,但也負擔著某些責任。在壞消息比較多的時候就閃人,不太厚道哦。

傳說中的可以共享福,不能同患難。


市場再回到歷史上最悽慘的狀況的可能性大不大?

好像並不特別大。

因為對白場來說,最慘的時候是2012年,當年股價雖然沒跌了,但利潤在持續積累,股息收益率也始終維持在3.5%左右。

股價徘徊了一年多,估值很低,盈利可觀。


當我有時候打開賬戶,看到並不大的餘額,腦子裡就會回憶起2012、2013年。

那時候手上的持倉貌似都是好票,到如今股價最低都有2倍漲幅,白場最高的時候是6倍。

多想回到那時候,可時間不能倒流。

而如果白場股價能再跌50%,那將同時光倒流無異。

白場的市值還不大,且規模在不斷擴張,增長空間大。

白場的盈利一直都還可以,受益於公用事業,也掣肘於公用,想只得壟斷之利,而不盡壟斷之義務是不可能的,此時盡些社會責任也好吧。

白場的經營一直都被上海機場吊打,但財報的穩健性卻實屬一流,雖然貨比三家會不夠看,但我對股票的要求真的比較簡單,賬能做得平、每年有分紅、業績穩定增長,也就夠了,至於上機更好,但也更貴不是。


從歷史來看,最低的估值,也不過股價再跌一半而已,而且這種情況不一定會發生。在盈利方面,我想下半年是會有好消息的。儘管中報不太好看,但探究根源,消息並不壞。T2運營帶來的損失,並不是不可接受那麼大。


不多倉位的白場,繼續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