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式執法」現象探析丨執法規範化水平不斷提升

“教科书式执法”现象探析丨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建功新時代,邁步新徵程,需要一支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公安隊伍。一年來,全國公安機關牢牢把握執法公正的價值取向,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不斷提升公安執法公信力。與此同時,全國公安機關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馳而不息強紀律,堅定不移抓作風,用嚴明的紀律把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警不斷引向深入。

深入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

公安機關是國家重要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力量,是推進依法治國的生力軍,是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者。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在整個公安工作中居於全局性、基礎性地位,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安機關能不能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事關黨和國家形象,事關憲法法律權威,事關社會公平正義。

黨的十九大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對深化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作出了新部署,對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出了新要求。

“牢記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大力推進平安中國、法治公安建設,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趙克志部長2018年1月24日在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上強調。

一年來,全國公安機關主動順應人民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聚焦打造法治公安,堅持不懈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

——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化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健全執法制度、細化執法標準、完善執法程序、強化執法監督,深入推動執法規範化建設提檔升級,全面提升公安機關法治化水平;

——加強執法培訓,提升法治素養,強化全警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特別是加強對公安機關領導幹部這一“關鍵少數”和基層一線民警這一執法主體的執法培訓,不斷提升廣大公安民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切實把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落實到公安執法活動的全過程;

——切實提高依法履職能力、規範執法能力,突出加強現場執法能力建設,引導廣大民警習慣和善於在“聚光燈”下執法辦案;

——大力加強各項執法保障,優化執法環境,保障執法權益,探索建立完善民警依法履職免責、履行職責受到侵害保障救濟、不實舉報澄清等制度,為一線民警規範執法撐腰打氣。

……

在公安部黨委引領下,200多萬公安民警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昂揚姿態,向著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個執法行為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破浪前行。

執法規範化建設不斷摁下“快進鍵”

執法規範怎麼做?辦事進度怎麼查?執法評價怎麼用?執法救濟怎麼辦?大到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小到盤查詢問的規範動作,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不斷摁下“快進鍵”,公安執法公正呈現新氣象。

各地公安機關聚焦公安執法工作“短板”,堅持問題導向,打出破解執法不公的“組合拳”:完善執法標準,明確執法崗位職責、裁量標準、執法執勤動作和語言規範、多發性案件取證標準;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統一審核、統一出口”制度和執法公開制度;健全錯案防控機制,嚴格落實訊問犯罪嫌疑人錄音錄像制度,有力保障律師執業權利。

針對辱警襲警行為,敢於“亮劍”,堅決維護民警正當執法權益和執法權威。今年年初,針對河南南陽、開封和山東濟南、菏澤等地相繼發生的一線公安民警輔警正常執法執勤過程中遭遇暴力抗法和辱罵毆打事件,公安部高度重視並專門派出工作組,代表部黨委看望慰問受辱受傷民警和輔警,要求各地公安機關依法嚴肅追究辱警襲警人員的法律責任,為民警依法履職撐腰打氣。

張開科技之翼,依靠現代科技為公正執法提供有力支撐。全國公安機關嚴格執行辦案區“四個一律”規定,大力健全完善統一的執法辦案與監督信息系統,全面實行網上辦案;為一線執法民警普遍配備執法記錄儀,規範現場執法行為;廣泛深度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助推公安工作,藉助互聯網警務建設,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推動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提檔升級,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17年12月15日,全國公安機關視頻會議強調,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法理念,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依法履行職責使命,要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

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上海市公安機關通過科技智能化手段的深度運用和警務公開倒逼執法能力提升,實現執法規範化建設全面提檔升級;山東省公安機關紮實推進刑事案件“兩統一”和受立案改革工作,將“兩項改革”納入基層基礎工作的總體部署;陝西省公安機關充分依託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推進綜合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對辦案全過程實現智能化管理、閉環式監督;浙江、天津兩地公安機關在執法辦案信息系統的製作筆錄、法律文書環節中使用電子簽名及電子捺印,與有關部門聯合印發規範性文件,有效解決部分證據信息重複採集難題……

“教科書式執法”帶來的啟示

互聯網時代帶來諸多便利,也給公眾行使監督權打造了新載體。

2016年公安部舉辦的全國公安機關規範執法視頻演示培訓會上就有這樣一個細節:民警執法時若遇群眾圍觀拍攝,在拍攝不影響正常執法的情況下,民警須自覺接受監督,不得強行干涉群眾拍攝,要習慣在“鏡頭”下執法。最初的“鏡頭”下執法出現過一些不適應。這裡的不適應,體現在執法者身上,就是反應過激:粗暴要求刪除,甚至搶奪拍攝工具。體現在監督者身上,就是片面報道、失實報道:斷章取義、掐頭去尾。這些情況最終導致的結局是相關部門在輿論的炙烤下手足無措,最終以灼傷部門公信力為代價。

與之相對應,一段時間以來,民警的執法過程略顯“變形”:違法者有恃無恐,執法者瞻前顧後。面對違法違規行為,法律的“重拳”總是顯得畏首畏尾,揮不出去。這也就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違法者的囂張氣焰,縱容了一些惡意視頻的傳播。“教科書式執法”則有利於打破執法疲軟的尷尬,面對違法行為,執法者只要嚴格履行執法程序,做到公平、正義,就經得住鏡頭的檢驗。

規範執法進入公眾視野,得到普遍認可,無論對執法者還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啟示意義。

對執法者來說,最大啟示意義在於,必須嚴格執法,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原則。

“有理”,指執法者實體和程序上的任何行為、決定,都要“師出有名”,於法有據,執法對象和公眾無可指摘。“有利”,執法應實現於社會有利的效果。要實現這樣的效果,執法必嚴不可或缺。“有節”,就是執法手段應有所節制,能用緩和方式解決,就不要採取激烈方式。先警告;無效,用催淚瓦斯;還無效,動用警械,武力逐步升級,反映了警方執法的節制。

試想,如果警方採取的手段超出法律規定範疇,如果不經警告上來就武力解決,如果因為被執法對象抗拒執法有所“鬆動”,執法還能像現在這樣,收穫無數點贊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教科書式執法”之所以成功,恰在於它堅持了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實現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除了對執法者,“教科書式執法”對公眾也有啟示意義。第一,作為執法對象,公民有配合執法的義務,不配合甚至抗法行為,只會招致更為不利的法律後果。第二,作為執法現場的旁觀者,以錄像等方式對警方執法進行監督,是公民權利,卻也不能忘了“不能斷章取義”。

微信公眾號“長安劍”認為,無論是“教科書式執法”視頻的拍攝者,還是在現場圍觀的群眾,甚至是大叫“警察打人了快來拍呀”的當事人,都在以自己的微權力對執法者的公權力進行監督。在新時代的大潮中,警民都需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民警用更加規範更加公正的方式去行使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公權力。群眾用更加理智的心態和更加明晰的法律意識去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雙方都需要不斷地改進自己以適應這個全新的時代。

紅網評論文章認為,以提醒的語氣要求現場群眾“你拍可以,但是你不能斷章取義”,這既是一種善意的勸告,同時也是一種依法執法的自信與坦蕩。自信坦蕩的前提是執法過程經得起法律的考量,經得起群眾的評判與審視。

走向常態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來,公安執法形象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類似的被網民點讚的“教科書式執法”如雨後春筍般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大量湧現,四川萬源、江蘇南京、吉林長春、海南三亞、貴州畢節、河北張家口、天津、甘肅永登、山東陽臺、河南鄭州、陝西西安、湖北武漢、安徽宿州、廣西桂林、廣東深圳……全國各地幾乎都有“教科書式執法”的案例,各地規範執法的正面效應也不斷地見諸媒體。輿論呼籲的“教科書式執法”正走出教科書,越來越多的規範執法正走向常態化。

人民日報評論文章認為,一線警員接觸的都是繁雜且事無鉅細的社會生態,隨時都有可能矛盾升級,從言語對抗到肢體衝突。應當看到,對警務提出更進一步的規範化要求是改善一線執勤警員現實處境的最有效切入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過去一些社會矛盾被激化,源於公眾對規範化警務行為缺乏必要的預期——警察執法的每一個具體動作,都有詳細的程序要求和場景約束,權力主體亦需要對被執法群體的基本權利保有充分尊重。以“教科書式執法”為一次日常出警行為命名,說明規範化執法操作目前正在大量、反覆實踐的落地進程中。規範化執法要大量、反覆且常態化地出現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裡,這是新時代公安改革的方向與要求。

鏈接:把“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落實到執法全過程

5月18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在《人民日報》發表《著力鍛造新時代黨和人民滿意的過硬公安隊伍》的署名文章,其中談到了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他在文中指出:依法辦事、執法公正既是公安工作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職業操守,要把“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落實到執法活動的全過程,不斷提升公安機關的執法能力、執法水平和執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活動和每一起案件辦理中都能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

針對當前執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趙克志部長還指出,要進一步完善執法制度、規範執法程序、加強執法管理、強化執法監督,著力構建完備的執法制度體系、規範的執法辦案體系、系統的執法管理體系、實戰的執法培訓體系、有力的執法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執法權力運行機制,確保執法權力始終在正確軌道內運行,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各種執法問題的發生。

文章來源:《人民公安》雜誌2018年16期 孔大為

“教科书式执法”现象探析丨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