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妖偷吃过蟠桃,神通广大,秦琼之孙秦汉搬来救兵二郎神才战胜他

历史演义小说一直以来深受世人喜爱,原因之一便是其语言通俗白话,读者易懂,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加虚拟杜撰之手法,使得历史事件更具可读性,传播广泛。

尽管历史演义小说是以历史为骨,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但有些历史演义小说,作者在创造时越来越脱离,使得看似历史演义小说,却实际上成为了神魔历史小说,比如《封神演义》。

又如《说唐》、《说唐后传》(即《罗通扫北》与《薛仁贵征东》合称)、《说唐三传》(又题《 薛丁山、樊梨花全传 》,后人亦称《征西全传》等系列书籍中,前二者《说唐》、《说唐后传》都还是比较可圈可点,按着历史脉络及现实走,但是到了《说唐三传》里就完全变了味道了,成了仙魔历史演义小说了,人设从凡人直接上升为半人半仙,或是仙魔了,摆阵破阵俨然就是《封神演义》的翻版,更夸张的还写成了《西游记》,且听笔者悔昔分析道来:

此妖偷吃过蟠桃,神通广大,秦琼之孙秦汉搬来救兵二郎神才战胜他

秦汉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比如,在《薛丁山征西》第五十七回“二郎神大战野熊 圣母收服二牛精”该回中,故事彻彻底底就成了《西游记》的翻版,又是二郎神、太上老君八卦炉的:

该回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话说这樊梨花夫妻征西路上,突然来了只野熊精,不仅法力高强,而且非常聪明,他施法闯进樊梨花大营掠走金桃,银杏两位公主,樊梨花差秦汉(秦琼之孙,秦怀玉之子)前去打探追查黑熊精下落并营救,虽然秦汉打探到了黑熊精的下落,但是法力终不是黑熊精的对手,秦汉无奈,求救于其师傅王禅老祖,此时,王禅老祖正邀请二郎神到洞府中谈论仙道。听闻秦汉来求救,他出了洞府问秦汉为何而来,那秦汉对老祖说明了缘由,书中原话是这样的:“金牛关交兵,来了野熊仙,将金桃。银杏两位公主摄去。元帅命我前往追寻。寻到一山,有一石洞,乃野熊巢穴。强逼成亲,被弟子打破筵席,洞中大战。野熊妖法多端,被他杀败,特来求师父救公主要紧。”(秦汉的这个情节是不是有点像沙和尚到花果山水帘洞打假悟空的情节呢!)

此妖偷吃过蟠桃,神通广大,秦琼之孙秦汉搬来救兵二郎神才战胜他

熊精影视形象剧照(图)

这王禅老祖听闻是野熊精,将这野熊精的底细告诉了秦汉,说这野熊精可不是一般的精怪,来历可大了,他修了千年,道法高深,变化多端,神通广大。不仅如此,他还是孙悟空的翻版,为何这样说呢?且听悔昔继续道来:原来这野熊精当年也如孙悟空一般大闹过蟠桃园,偷到过王母仙桃,不仅如此,他还如孙悟空一样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待过,只不过,孙悟空炼成了火眼金睛,而他却炼成了双鞭。书中王禅老祖的原话是这样的:“徒弟,那野熊仙千年修道,变化多端,神通广大,在八卦炉中炼成双鞭,曾偷王母仙桃,我也降他不来。莫要惹他,快快回营去罢。”

秦汉才不管这野熊精有多厉害呢?就是哭求王禅老祖出手相救,可是老祖就是不肯,哪只旁边的二郎神看不下去了,他愿意去帮忙搭救两位公主,老祖听了非常感激,连忙称谢。(王禅老祖激将法,激将二郎神出手相救。)

​于是,秦汉带着二郎神来到熊精洞府,妖怪大门紧闭,秦汉砸了半天洞门就是不开,二郎神嘱咐秦汉在洞口守住,若有妖怪出来救把他打死,然后自己变成一只苍蝇飞进了洞内。

二郎神飞进洞府现出真身,与野熊相斗起来,野熊哪里是二郎神的对手,斗了几回合便趁机逃出洞府,秦汉看有妖怪出来,猛然砸去,哪只野熊精化作一道红光而去。

此妖偷吃过蟠桃,神通广大,秦琼之孙秦汉搬来救兵二郎神才战胜他

二郎神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二郎神出了洞府,问妖精去哪里了,秦汉告知,二郎神掐指一算说:“他气数未尽,造化了他。你进洞救出两位公主,放火烧洞,尽行烧死小妖,破其巢穴,他无处栖身,再不敢来阻你西进。”秦汉奉命,回身打进洞中,将小妖尽皆打死,里面救出两位公主,回身一把火,烧的洞中乱烟直喷。(这情节是不是很熟悉,说白了就是《西游记》的盗版,套路都一样)

其实,不仅仅是历史演义小说《薛丁山征西》如此,还有许多历史演义小说到了后期创作俨然成了神魔历史演义小说,再例如《杨家府演义》,前期的话还是比较像个历史剧,可是到了后期又成了仙魔剧了,摆阵破阵,吕洞宾、汉钟离下凡打赌帮助各自阵营相斗等等。

悔昔言语道:正是:野熊精怪本领强,大唐营帐掠公主,秦汉搬来二郎神,历史演义成仙魔!(文:潘悔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