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7載 一汽-大衆鍛造車壇航母

隨著華北基地建成投產,一汽-大眾在2018年實現了五地六廠龐大的生產規模,一舉刷新了國內車企的記錄。2018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一汽-大眾在中德兩國領導人的關懷下,在兩國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深耕中國汽車市場27載,鍛造出中國車壇的航空母艦,也對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做出了表率作用。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近期《選車網》分別走訪了今年建成投產的一汽-大眾華北基地與華東基地,作為一汽-大眾建設的全新生產基地,兩大基地同步引入世界領先水平的整車製造工藝,同時運用最先進、最高效的體系製造與管理機制,遵循綠色環保的經營理念,不僅讓新工廠的工作效率得以保障、降低運營成本,也再次引領著中國汽車製造業前行的腳步,一如27年來一汽-大眾一貫的領導地位。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在華東基地與華北基地建成初期,所在地(分別位於青島市即墨區/天津市濱海新區)周邊基本是荒蕪一片,新廠址猶如一座“孤城”般矗立。但這樣的局面很快便會成為往昔的記憶,隨著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後,更多的輔助配套體系企業也快速跟進,“孤城”的半徑也將逐漸擴大,最終實現“一座工廠一座城”的壯麗藍圖。一汽-大眾華東基地與華北基地均達到年30萬輛的產能水平,在憑藉一汽-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無以復加的號召力、無可比擬的市場佔有率,將為生產基地所在地帶來數百億級的經濟帶動作用,充分展現一汽-大眾中德雙方合作蘊含的巨大紅利。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同年內先後啟建成投產4座工廠,這對一汽-大眾的人才儲備來講提出了考驗。走訪得知,華東基地與華北基地員工平均年齡在26歲左右,按一汽-大眾天津分公司總經理宋志勇的說法,年輕團隊朝氣十足、執行力也非常出色,並且學習能力出眾,充分感受到年輕人身體內飽含的“衝勁”。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新員工的業務能力並不需要擔憂,以華北基地為例,近3000名員工中大多數都在長春或其它基地經歷過專業培訓,具備成熟的業務水平後才獲得到新基地任職的機會。一汽-大眾深耕中國市場多年,自然也明晰人才儲備的重要性,在長春、山東、成都、佛山等地均有合作院校,實現源源不斷的“造血能力”。也正是得益於專業人才的“自給自足”,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的前赴後繼,保證了一汽-大眾在中國市場27年來持續發展的可能。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最後建成投產的一汽-大眾華北基地,憑藉23個月的建設速度一舉刷新了一汽-大眾、乃至大眾集團建廠的速度記錄,讓人側目的“天津速度”不僅成為華北基地最鮮明的符號,也讓人讚歎一汽-大眾在基礎建設方面的無限可能。

作為最後開工建設的基地,華北基地自然可以在此前一汽-大眾打造生產基地的經驗中受益,例如成熟的設計工藝便可以直接成為華北基地的施工設計圖。但在成功經驗之外,華北基地在建設過程中自然也遇到了特有的問題,如何快速解決新問題,成為華北基地能否23個月建成投產的關鍵。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在華北基地建設過程中,一汽-大眾將建廠這一終極目標分解為若干階段性目標,再將階段性目標細化到更為詳盡的個體目標。建設前期進行充分規劃,細化到個人的工作計劃確保準確無誤,各崗位間密切配合,保證資源及時調配,從而保證項目能夠正常、如期的推進。除了對自身嚴格要求外,華北基地對零部件供應商也提出同樣的高規格要求,質保部門和採購部門派駐人員前往供應商,從源頭把控質量,保證零部件合格率,確保了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23個月完成建廠,一汽-大眾華北基地不僅刷新了行業紀錄,更是凸顯一汽-大眾加速踐行2025計劃的決心。而成就“天津速度”的根源,同是源自一汽-大眾對高品質的一貫追求,高品質不僅體現在對產品品質的嚴苛把控,在基礎建設階段便對品質提出至高標準,更可謂一汽-大眾高品質標籤的源泉。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作為成熟的汽車廠商,一汽-大眾對生產基地的產品預佈置也進行了長遠的規劃。目前華北基地將擔負起SUV產品佈局的重任,剛剛亮相的全新SUV車型TAYRON已經在華北基地內整裝待發,為上市銷售、試駕準備了足夠的量產產品,而後續將推出的全新奧迪Q3也將成為華北基地出產的又一款明星車型。現階段,華東基地僅生產全新寶來一款車型,雖然“賬面”上看不及華北基地生產的產品火爆,但無論是MQB平臺的使用還是瞭解到的未來產品規劃,華東基地將很快成為一汽-大眾連接“未來”的第一端口。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在明年將生產一款純電動車型,而這款車型也將成為品牌先期投放新能源市場的主力車型,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而通過一汽-大眾針對新能源產品的規劃,也能夠體會到品牌對消費者的責任,一汽-大眾並沒有在新能源政策紅利最高時盲目入市,而是在完成產地體系佈局、對新能源技術實現積澱之後,才將成熟產品投放市場,可見一汽-大眾真正的將消費者放在核心位置。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如果說發力SUV產品佈局的華北基地功在當下,那打造新能源產品的華東基地便預留了未來新能源舞臺的中央位置。新能源市場作為未來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脈絡,華東基地將在未來肩負起更重的任務。一汽-大眾打造五地六廠的龐大布局,不僅出於對產能的剛需,也是一汽-大眾力求順利對接未來發展的實際體現。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10000多個日夜、24萬多個小時、27載光輝歲月,從1991年2月6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和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乘用車企業成立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開始,中國汽車技術與汽車強國德國精工實現完美融合,歐亞大陸兩端的汽車工業巨頭聯手,在不斷的前行中造就中國汽車行業的標杆。

历经27载 一汽-大众锻造车坛航母

一汽-大眾27年的發展也見證著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進程,一汽-大眾的規模也隨著經濟體的飛昇同步升級。未來,一汽-大眾仍舊是體現中德雙方經濟合力的最佳載體,五地六廠不僅刷新的不止是國內車企建廠的數量記錄,更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先鋒表率,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提升,一汽-大眾這艘航母也將不斷提升自身的“戰鬥力”,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碧波中繼續破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