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省暫緩推行新高考,新高考該如何理解?考生又該何去何從

9月11日,安徽省發佈新聞,推遲“新高考”的落實,延緩到明年。至此,原定18省推行的新高考,已有包括江西,安徽,黑龍江等省在內的11省份暫緩推行“新高考”。

對考生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呢?

11省暫緩推行新高考,新高考該如何理解?考生又該何去何從

1 大背景

隨著應試教育的弊端不斷顯現,素質教育也呼之欲出。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2014年,以上海,浙江兩地為改革試點的新高考政策也出爐。素質教育的目的也很明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一年2考(選考+高考)的模式也打破了單一的選拔體系,各大院校的三位一體政策,也是增加了人才選拔的可能性。從種種初衷來看,新高考確實充滿期待。

2 實際效果

2014年,上海,浙江兩地新高考改革正式拉開帷幕。做著做著,發現初衷與實際效果背道而馳。選考的7選3考試,不僅沒有達到較高的區分度,很多理科類的學科,令很多考生望而卻步。但是另外,政治,技術等相對較容易的學科一時間甚囂塵上,不少高中技術類的老師頻頻告急。但是物理等理科類學科,卻無人問津。即使浙江省出臺了6.5萬考生的保障措施,似乎看起來也是杯水車薪,對考生來說,真正在意的還是相對容易的學科。

而且,選考+學考的措施,也加大了考生的負擔。2次選考,耗費的是人力,物力,有校長就直言,很多學生的課程沒上完就去參加選考,結果可想而知。本來的減負,卻在無形中成了增負。這樣的結果,是誰都不願意見到的。於是浙江省的2020年高考,選考時間由10月份,4月份變成了1月份和高考的6月份,同時學考,選考分離,為的就是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複習。同時學考,選考分離,增大選考的難度,也是為了增加考試的區分度。

3 推廣的難度

最大的難度還是在推廣上。由原來的文理科分班制變成選考7選3,每個學生選擇的選考科目不一,就意味著原來的同班制度需要變成現在的走班制度,如果根據7選3的措施,有人統計過共有35種方式,意味著原先的單純文理科變成了如今的35種,17倍的變數只比。不用說經濟發達,教育資源相對優質的上海,浙江難以應對,更遑論其他地區。師資力量的不匹配,是推廣最大的難度。於是,我們看到,原先計劃的18省啟動新高考,變成了11省推遲“新高考“政策。

對於考生來說,按照原先的文理科制度,不失為好事。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要走的路估計還有一段。於考生而言,好好學好自己的文化課,才是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