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濰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騏的傳奇人生與生平簡歷

山東濰坊濰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騏的傳奇人生與生平簡歷

《毛公鼎銘文》“毛公鼎”原是西周宜王時鑄造的青銅器、以鑄造者周貴族毛公厝而得名。道光末年在陝西岐山縣出土。請未濰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棋,於成豐二年(公元1852年)春,以幹金從古董商蘇億年手中購得,並作釋文。

山東濰坊濰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騏的傳奇人生與生平簡歷

“毛公鼎”銘文共三十二行,近五百字,為傳世青銅器中銘文最長者。銘文所錄為周宜E任毛公厝為執政大臣的冊命。內容分三部分: (一)首先追述先祖文王、創立周朝的功業。

山東濰坊濰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騏的傳奇人生與生平簡歷

(二) 指出目前武王“膺受天命”包披露自己在艱難局勢下的沉痛心“大縱不靜”的局勢,由厝治理“我邦我家”的情。(三)宜布對唇的任命,不要圖安逸而城默不語,大小政事,希望他發揮才智,使之能夠宏揚天命。

山東濰坊濰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騏的傳奇人生與生平簡歷

最後宜誠今王,要用先王的德行百然”必須經毛公認可才能生效。貴族們把得到王希:此後王室的政令樂征伐自天子出”,西周時期,“禮所以受命後常作器紀念,非的冊命看作非常榮耀的事,在銘文裡記 下授命儀式或冊命內容。

山東濰坊濰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騏的傳奇人生與生平簡歷

光緒十年(公元1年),陳介棋病逝,家庭開始 敗落:宜統二年(公元1910年),其後人將毛公品賣與 直隸總督端方, 後又轉入葉恭綽之手。抗戰勝利後,葉 恭綽捐贈於國民黨政府,1948 年又運至臺灣,現藏於 臺北故官博物院。 毛公鼎通耳高一尺七寸五分,形制為立耳、深腹、 圓底、蹄足,其沿下飾一帶狀的重環紋。毛公鼎聞名國 內外,新版《辭源》、《辭海》均有著錄,並附印圖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