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文 | 立佳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19世紀後期,哈佛大學波士頓圖書館和麻省理工學院為了展出所藏藝術品,倡議籌建波士頓美術館(Museumof Fine Arts,Boston)。1870年該美術館正式成立,但是直到1876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方才開館。一個多世紀以來,波士頓美術館的主要展覽包括亞、非、歐、美和大洋洲等地區的藝術文物,種類包括繪畫、雕塑、工藝、攝影、印刷及多媒材等,其館藏集古今人類藝術之大成,被公認為美國最佳藝術博物館之一。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波士頓美術館的外觀是希臘建築樣式,靜穆莊嚴。館內分亞洲、埃及、希塑、繪畫、工藝、紡織品、現代藝術等8個部門,共178個展室。中國美術、日本美術、埃及美術和印繪畫,是該館最重要的收藏。其展廳面積之大,以及140多年以來收藏藝術品之豐富,令參觀者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波士頓美術館亞洲部的收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以收藏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的作品為主,其擁有10箇中國文物陳列室。美術館收藏的中國宋、元繪畫數量在全美排第一,一共有213幅,收藏了包括唐代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宋徽宗摹唐張萱的《搗練圖》、南宋陳容的《九龍圖卷》等眾多中國古代繪畫精品。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搗練圖》是中國唐代畫家張萱所做的一幅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系盛唐時的一幅重要的風俗畫,對後世繪畫風格有重大影響,是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緻的作品。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唐詩中有很多關於“搗練”詩句,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王昌齡的“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搗衣聲”、杜甫的“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悽悽”等等。“練”是一種生絲製成的絲帛織品,剛剛織成時質地堅硬且發黃,必須經過沸水煮泡和漂白,再用木杵反覆捶搗才能溶解帛上的絲膠,使之潔白柔軟。搗好的素練經熨燙平整,最後被裁剪,縫製成衣裳。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搗練圖》描繪了唐代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製勞動操作時的情景,被視為中國最早的服裝工藝流程資料。畫面上共有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畫中人物動作凝神自然、細節刻畫生動,如拉白練宮女,扯絹時用力微微後退,後仰以維持平衡的身姿,熨燙者步態輕盈,從事搗練的人盡顯沉重的體態,蹲坐扇火的女孩被熱氣和煙燻得用袖遮臉,扭頭躲避。人物間的相互關係生動而自然,人物形象逼真,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豔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豐腴的審美情趣,是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代表。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波士頓美術館館藏的這幅《搗練圖》上並無作者和摹者的款印,前隔水細花黃綾上有金章宗完顏璟用瘦金體題的“天水摹張萱搗練圖”。天水為趙氏郡望,所以宋朝也被稱為“天水一朝”,故歷來美術史家將此作認為是宋徽宗趙估摹本。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全卷分別鈐蓋著金章宗的“明昌七璽”,卷尾高麗箋有明初齊郡張紳的跋文。縱覽全圖,並沒有“御製”、“御書”等徽宗款識,因此,學術界對其是否為宋徽宗真跡,一直說法不一。書法鑑定家徐邦達、楊仁愷認為從用筆敷色的精巧細膩來看,似乎應出自宣和畫院畫家之手,而非趙估親筆。但在波士頓美術館的介紹中,將其稱作是宋徽宗摹本。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岡倉天心於1904年出任波士頓美術館中國-日本部的顧問,1910年轉任為主任。作為接受西式教育的第一批日本人,岡倉被譽為“明治奇才”,是日本近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和當時比較激進的“全面西化”觀點不同,岡倉認為亞洲文化具有內在的“優越性”和“整體性”,未來必將得到復興。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岡倉天心

岡倉天心在任期間,為波士頓美術館搜求的主要是中國藝術。他不僅在日本蒐購,還頻繁造訪中國,在北京、洛陽、西安和上海等地購買到許多美術價值很高的古代藝術品。當時正值辛亥革命,許多中國藏家大量拋售藏品。岡倉天心幾乎每年都去中國,為波士頓美術館收入了一大批珍貴文物。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可以說,岡倉改變了東洋部的收藏重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博物館界對中國藝術的審美趣味。他大力拓展了美術館收藏的歷代金石和書畫名跡,傳為宋徽宗真跡的摹張萱《搗練圖》和馬遠的《柳岸遠山圖頁》是其中的兩幅重要作品。1912年,吳昌碩應岡倉之請為東洋部題寫匾額,在“與古為徒”四個篆書大字之後加上了一段跋語:“波士敦府博物館藏吾國古銅器及名書畫甚多,巨觀也。好古之心中外一致,由此以推,仁義道德豈有異哉?故摘此四字題之。”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關於《搗練圖》何以流失海外,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該圖原屬圓明園收藏,但在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因此而流失海外。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其謬大焉!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1126年,金兵攻下宋朝都城汴京後,從宋宗室處掠奪了大量書畫文物。《搗練圖》這幅曾著錄於《宣和畫譜》的名畫便是其中之一。圖上有金章宗完顏璟用瘦金體題寫的“天水摹張萱搗練圖”,從題跋上不難推測,金章宗完顏璟曾經是這幅《搗練圖》的收藏者。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五色鸚鵡圖卷》

明清兩代對《搗練圖》的著錄不多,明人張慎曾在《丹鉛總錄》中寫道:“古人搗衣,兩女子執杵,如舂米然。嘗見六朝人畫《搗衣圖》,其制如此。”文學家沈從文認為,傳世古畫中只有宋代摹本《搗練圖》中出現了豎杵,張慎所說的必然是這幅畫作,只是他將唐畫摹本錯記為六朝。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搗練圖》在清代的印記,來自畫中所題“高江邨清吟堂秘藏”,此為清代學者高士奇的印章。高士奇是清代著名學者,學識淵博,善考證,曾為康熙講書釋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由此可見,及至清代,《搗練圖》依然在中國境內,並且傳承有序。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畫卷中並沒有任何清代內府或者圓明園的收藏印章,也無任何御筆款識,如果說《搗練圖》曾入內府收藏,乾隆這位精力過人、不知饜足的藝術收藏者(蓋章狂魔)顯然是不會放過的。因此足可以說明《搗練圖》並不是圓明園所藏,也並非是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掠奪流失海外的。(不要把所有的鍋都甩給“八國聯軍”和“火燒圓明園”!)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學者徐繼春曾詳細考證了該畫流入境外的經過:1912年5月,時任波士頓博物館東方部顧問的岡倉天心,從天津大沽口進入中國,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奉命收集中國古代藝術品。此後一個月中,岡倉天心被眾多中國古董商人包圍。他利用“中國的日本特別基金”先後收購了《搗練圖》《遠山柳塘圖》等古畫和一批珍貴的青銅器,這幅《搗練圖》是購自一位滿清貴族之手,當年8月入藏波士頓博物館,並一直存放於該館之中直至今天。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宋徽宗摹《搗練圖》:搗練聲里長安月,大氣古雅美絕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