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忠县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绿树成荫的忠县临江路

据央视网消息 (央视网记者 何川)9月15日傍晚时分,绿荫掩映、空气清新的重庆忠县临江路上,人们在这里锻炼消遣、怡然自得。

忠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参加“全国网媒重庆行”活动的记者介绍,“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白居易写下的诗词正成为当下忠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真实写照。在2184平方公里的忠县大地上,青山绿水、满目皆绿,一幅生态画卷正呈现在人们眼前。

据忠县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双特”发展思路是忠县在找准发展特色的前提下,依托忠县特有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来实施的。

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忠县提出利用独有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工业、特色效益农业、特色服务业;在特色城市建设上,利用滨江临港、依山傍水的区位优势,发展产城融合的临港新城。“双特”发展思路(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利用的资源,是忠县的特色资源,体现的是绿色发展理念。

以特色工业中的医药产业为例,忠县充分利用本地产的红豆杉、金银花、前胡、苦参、栀子等中药材特色资源,开展成品药基础辨析、制药过程系统工程技术、制药工艺调优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利用优质中药饮片及针剂、中成药品、植物提取物等产品,使忠县的医药产业成功向中高端发展。到2020年,全县的医药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实施“双特”发展思路,给忠县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忠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2%,尤其是新旧动能在“进”的总趋势下加快转换和集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忠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2017年,忠县完成15个三峡后续规划生态环保项目,为全县308条河流、102座水库明确河长,同时持续开展造绿、增绿、护绿行动。目前忠县和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50.3%、70%。

同时,忠县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得到有效治理。“我们关闭了235家畜禽禁养区养殖场,治理2.3万头生猪当量养殖污染,治理13.9公里中小河流,淘汰344辆黄标车。全年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5天,城区和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8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86%。”忠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事关区域发展,又惠及民生福祉。”忠县相关负责人称,今年,忠县正开展新一轮“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如既往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向“美丽忠州”迈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