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轰然倒下”,曾与淘宝京东齐名

自从互联网领域开始萌芽之后,一大批人进入了互联网的创业大潮中来。其中电商行业是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网购开始成为了现在的潮流,这方面的利润也是十分可观的。于是一大波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了头。比如淘宝网、当当网、聚美、京东、拼多多等。

电商的全称是电子商务,是曾经为了区别于传统实体商业的说法,就是线上做生意。但是就目前来说,电商已经不是曾经狭义的电商了,线上线下通过新零售的兴起,已经不再那么分割明显了。

电商巨头“轰然倒下”,曾与淘宝京东齐名

而随着现在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只有淘宝和京东依然坚挺,众多电商平台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当时一度和淘宝京东齐名的品牌网站:当当网。

19年前,李国庆、俞渝创办了当当,而当年京东的刘强东还在中关村卖光盘刻录机。当当从垂直的图书单品入手,并迅速成为行业一批黑马,占据整个线上图书市场近90%的份额。然而,对于当时取得的成就,李国庆并没有推出后续跟进的产品体系,维持公司的持续发展。

电商巨头“轰然倒下”,曾与淘宝京东齐名

商海行舟,不进则退。李国庆以为牢牢占据图书单品领域,就能称霸互联网。可事实上但凡企图单一品类的电商,都转向成横向拓展的品类(百货、服装),在国内互联网经营模式不比实体店,单品类平台型电商走不通。

逐渐意识到自身战略布局已晚的当当,在面临淘宝、京东的夹击之下,向全品类电商思维迈进。可惜的是机会不等人,李国庆在资本、人才、公司管理层架构上,与淘宝、京东已经不处于一个层面。转型似乎只是形式上走个流程而已,最终变成一条腿往外,而身体却在原地未动。

误判形势,错失机会。在2010-2016年的6年时间里,当当有两次机会卖身,一次是亚马逊的并购邀请,另一次是腾讯的收购。在当当创始人李国庆、俞渝在没有更大战略野心的情况下,却极大高估了自身发展的潜力,错失比如今身价高出3倍的并购机会。

电商巨头“轰然倒下”,曾与淘宝京东齐名

从公司的宣传语定位来看京东“好、快、多、省”的品牌定位,定位准确,优势突出;而淘宝作为综合商场,“上淘宝、买好货”也是深入人心,而当当“敢做敢当当”,一直是李国庆比较满意的对外形象传播。但相比淘宝、京东似乎的精准定位似乎苍白无力,背后反映了其高层团队的水平实在是一般般。

况且作为中国老牌电商之一,当当虽然与阿里巴巴成立于同一年,比竞争对手京东还要早四年,但电商市场不是一个论资排辈的生意,靠的是敢闯敢拼,而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系的李国庆,骨子里还是理想主义情怀,不接地气,路子也不够野,最终市场地位被京东超越,差距越拉越大。如今当当在电商市场上已经被归为其他梯队了,李国庆甚至还把当当的客服中心迁到了刘强东的宿迁老家,只能一声叹息。所以说,当当与其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顺势卖了赚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