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調皮,原因是父母過於安慰孩子?不如讓孩子自己這樣做

國慶的時候,不少人都選擇了這個時候結婚,今年的國慶時候,我也去參加了某朋友的婚禮。

酒宴之上,大人們一堆在聊些家常,父母帶著孩子來的呢,就讓孩子們自己去玩,其中有一名六七歲左右的小孩,表現的比較“調皮”,先是搶奪別的小孩的零食,又是拍打、推搡別的小孩,一副“多事王”的模樣,別的小孩因此討厭他,但他卻不依不饒依舊往小孩堆裡聚。

終於,有一名小孩被搶奪了心愛的玩具,坐在地上哇哇大哭了起來,於是父母都看了過來。

孩子太調皮,原因是父母過於安慰孩子?不如讓孩子自己這樣做


“媽媽,媽媽,那位哥哥搶走了我的玩具”小孩坐在地上一個勁的抹眼淚,等她媽媽來了,便向媽媽哭訴著。

同時,小男孩的爸爸也惱羞成怒的走了出來,二話沒說就是一巴掌:“你怎麼能搶別人的玩具呢?!我沒有教過你嗎?”

雖然這一巴掌沒有很重,但還是有些痛楚,於是小男孩也雙眼泛紅,嚎啕大哭了起來。

男孩父親不依不饒,扯著小男孩耳朵:“你為什麼要搶別人的玩具呢?你給我說清楚!我辛辛苦苦的工作,也沒少給你買玩具吧?你為什麼搶別人玩具?你是不是欠打?”

而旁邊站著的大人們,都在冷眼旁觀,並不太想幫這名小男孩,而且還有這麼“兇悍”的父親,都不想惹事。

一開始我也覺得這個小男孩這麼多事,如此對待不值得同情,但細細一想,其實這名小男孩比較可憐。

為什麼這名小男孩比較可憐?仔細想一想,要不是男孩的父母沒有教好小男孩,他能去搶奪別家小孩的零食、玩具嗎?

或許大多數父母都會這樣辯駁:小孩調皮搗蛋是天性,就算父母再三告誡,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小孩還是調皮搗蛋,只不過會變得害怕父母,一旦父母一時沒看住,那麼小孩的天性又得解放。

確實,這是事實,這樣的事例也不在少數。

那我們再好好想想,除了父母沒有教育好以外,這又是為什麼?

孩子太調皮,原因是父母過於安慰孩子?不如讓孩子自己這樣做


究其原因,孩子沒有正確理解自己的情緒。

小男孩之所以搶奪別人的零食與玩具,其實是小孩貪玩的心理,這名小男孩想要跟別的小孩一起玩,卻不懂怎麼融入群體,被別的小孩接納,為了吸引注意,小男孩用了錯誤的方法,他搗蛋、搶奪別人小孩物品,這正是沒有理解自己的情緒,而導致用錯了方法。

如果小孩感受到不良情緒,卻不知道如何表達,也許就會通過苦惱、搗蛋等方式發洩。

那麼能夠理解自己情緒的人是怎麼樣的?

善於自我情緒調節,約束不良行為,與人為善,交流融洽,讓他人感覺舒服。

所有人不是生下來就知道理解自己的情緒,而是當孩子生氣了、傷心了,父母發現並告訴孩子,再教導正確的解決行為。

所以,現在很多父母都開始這樣做了:

當孩子摔倒時,父母不再是立馬跑過去扶起孩子,拍乾淨灰塵,再拿出糖果或是玩具哄小孩開心。

而是告訴小孩不要哭,自己站起來拍拍灰塵,並告誡小孩下次要小心了。

因為給予糖果哄小孩開心,這樣的安慰只是掩蓋或是轉移小孩的情緒,並沒有正確的去解決它,而當孩子再次摔倒時,又會嚎啕大哭。

而讓孩子自己理解情緒——理解摔倒後的痛楚、委屈與不甘。

並告訴正確的解決辦法——不要哭,自己站起來並拍拍灰塵。

這樣小孩才會在下次摔倒時,不會嚎啕大哭,而是堅強的站起來。

孩子太調皮,原因是父母過於安慰孩子?不如讓孩子自己這樣做


能夠理解自己的情緒,並加以正確方法解決,這樣的孩子自控能力也一定強,不僅於小孩,待小孩長大後,這樣的性格也一定能帶來極大的好處。

願每位孩子都能成為母親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