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今天,無意間看到一個微博話題#叫親媽阿姨引來警察#!山東青島,一男童獨自上公交車,到達某站後,一自稱男童媽媽的女子上車抱住孩子,可孩子對其十分生疏。司機報警,民警趕到後詢問,男童稱“不是媽媽是阿姨”。經查,兩人確為母子關係。司機稱:“他媽沒時間陪孩子”。

不知道你們看完這個視頻是什麼感受,反正我是覺得特別不舒服!父母對孩子是有多忽視,才能讓孩子從心裡都不承認他是自己的父母?

這個案例又讓我想起熱播親子綜藝《媽媽是超人3》,讓黃聖依上了熱搜。但是,原因竟然是大家都在齊刷刷地吐槽黃聖依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的不親近,經常尬聊等等。

黃聖依叫安迪吃飯的時候,安迪非常排斥媽媽做的飯。

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黃聖依問安迪任何問題,安迪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黃聖依想了解安迪在想什麼的時候,安迪也是封閉的狀態。

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在安迪0-3歲的時候,黃聖依因為工作等原因疏於陪伴孩子,導致安迪與黃聖依之間寥寥數語幾乎不在一個頻道上的對話。

在每個孩子的童年裡,父母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孩子的性格、想法乃至三觀都受父母點點滴滴的影響,作為父母,需要陪在孩子身旁,關注著孩子的每一次成長。

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然而,有一些父母由於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陪在孩子身邊,那些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怎麼樣了,父母都為孩子看看吧!

沒有安全感

李薇夫妻倆的工作都很忙,工作日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只有節假日才接到自己身邊。最近李薇發現孩子很怕一個人待著,晚上也不肯一個人睡,出門也一直粘著親人。李薇覺得孩子已經讀四年級了不能再這麼膽小了,就把情況和學心理學的朋友說了,朋友告訴她這是因為父母經常不在身邊,孩子沒有安全,李薇聽了,十分慚愧。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時常陪在孩子身邊。

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沒有幸福感

家是幸福的港灣,但一個家得有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通常也缺少幸福感。和李薇夫婦一樣,韓霞夫妻也因為工作的原因把八歲的孩子交給老人帶,兩人到外地工作去了。近日,奶奶打電話過來說孩子這段時間悶悶不樂的,經常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有時身上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傷口。嚇得韓霞立馬請假回家。在家待了一時間後,孩子的狀態有所改善,韓霞也知道了原因,父母還是陪在孩子身邊的,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幸福。

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沒有家庭儀式感

黃磊是一個模範爸爸,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他會帶著孩子一起做美味的食物,孩子生日的時候會一起慶祝,因為他認為這些都是家庭儀式感的一部分。儀式感需要父母創造,父母不常陪著孩子的家自然也沒有儀式感,所以孩子對家的感覺也不會那麼深,在家他不會愛惜家的整潔,外出他更不會擠出時間回家一趟。正常的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這些小小的儀式其實也是一種自我暗示,讓孩子變得更加專注自信。

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沒有自信

父母經常責怪孩子膽小、不自信,卻沒有想過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王晗的孩子非常膽小,上課不敢站起來回答問題,見到親戚也不會喊。一次家長會後班主任問她是不是很少陪孩子,王晗說是的,結果班主任笑笑說:孩子膽子小一大部分是因為家長不經常陪她,對他的關係少,所以她感覺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就慢慢變得不自信了。王晗回家後把一些工作上的單子分給了同事,騰出時間來陪孩子,過來一段時後,孩子變得更加開朗了。

懷胎十月,含辛養育,兒子卻叫我阿姨

父母需要孩子,孩子更需要父母,只有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才能組成一個幸福的家。也只有在一個幸福的家裡,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那些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過得十分可憐讓人心疼,所以,父母應該或者說是必須要經常陪伴孩子,關係他們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