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內心敏感、脾氣急躁,我該如何做到與孩子良好溝通?

張楠


內心敏感的父母更容易觀察和體會孩子的情緒變化。這是很好的一種自我體驗他人的能力。跟孩子溝通也更容易的。

脾氣暴躁是性格問題了,那首先分析是孩子的什麼行為觸碰到了,使自己暴躁。

其次,每個孩子有調皮的時候,我們不能每時每刻都生氣吧?難道也想孩子變成暴躁的孩子嗎?記住:你的言行會時刻影響到孩子。

再次,父母在發脾氣前數上五個數,並說這是親生的。暫時轉移下注意力。問孩子的需要什麼,為什麼這麼做。

最後,換種方式。把要發脾氣換成幽默風趣的話或用肢體逗孩子,在提出要求。






深圳寶媽育兒經


我有一段經歷跟你分享一下,我從生孩子以來內心就比較敏感了,脾氣也不怎麼好,對孩子也是沒有耐心,雖然孩子才兩歲,溝通也是很必要的,我天天很焦慮,沒有上班,在家帶孩子讓我感覺沒有自我價值,天天泡在電視劇裡,非常難受,不愛做家務,不想做飯,孩子也沒有盡心照顧,生活真的是一團糟。我回老家呆了一個月,天天跟孩子在桃園裡玩,逗逗狗,看看雞鴨鵝,賞賞桃花,我媽固定每天做飯洗衣服,爸媽一起下地幹活,雖然很累,但是他們很充實,我忽然發現我缺了什麼,缺少了對生活的熱愛,過於浮躁,家裡親戚的一些事兒也影響了我,勤奮的生活不一定幸福,但是不勤奮的生活一定不會幸福。

回京後,每天把自己和孩子收拾得漂漂亮亮,家裡地板擦得乾乾淨淨,每天學做一些美味的菜,櫃子裡的衣服一直保持整整齊齊,廚房水槽裡不再堆滿碗筷,每天心情都美美的,我想這就是熱愛生活。我的事情可能跟你的問題相差甚遠,但是我認為只要有愛,只要用心,無論通過什麼方式都可以改變現狀,推薦你有空的時候看看書,多放空自己,讓自己安靜下來,你會發現你的改變。


會買保險的媽媽


從管理自己的情緒開始吧。

管理情緒,需要控制情緒,並看到情緒背後的問題。我們每一種情緒的背後,都隱藏著內心的某種傷痛。當外界的刺激觸碰到了傷痛,情緒,是自我防禦的一種方式。因此,管理情緒也不單單是控制、壓抑,適當的抒發情緒也非常重要。同時,想要真正做到管理情緒,我們還是需要看到情緒背後的本質問題。

曾經受過傷害的人,內心的傷沒有被治癒,就會變得多疑、焦慮、敏感。

那麼,你情緒問題的背後,和敏感的背後,也許是同一種本質問題,也許是多種本質問題,原因到底是何,需要走進諮詢室來探討。


燕園心理


都說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是您的複印件,您想孩子成為什麼樣子,就得自己先做到

首先您得先了解您自己內在的小孩是什麼樣子的,知道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在哪,認真的接納自己,不斷的完善自我。然後再去給孩子溝通,要學會平靜的力量,放低你的姿態,不要讓自己說出的話都是在家長的立場,要換位思考,讓孩子先感覺到你的愛,再慢慢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