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一」蔞蒿,引發的蘇軾詩句新解,老知識又一次被顛覆

以草開篇先
「卅一」蔞蒿,引發的蘇軾詩句新解,老知識又一次被顛覆此草是蘆蒿中的一個品種:碎葉蒿


「卅一」蔞蒿,引發的蘇軾詩句新解,老知識又一次被顛覆除可食用外,其它功效:
「卅一」蔞蒿,引發的蘇軾詩句新解,老知識又一次被顛覆開始今天的正

​題:

《惠宗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以我的詞彙量讚美本詩:春江晚景真是美啊!雖然顯得很貧乏,但我會瞎忽悠啊。下面分句解釋

①竹外桃花三兩枝

三兩枝:是指桃枝有三兩重。三兩是個很輕的概念,所以不禁風雨,無法托住桃花,而使桃花“零落成泥碾作塵”。

此句表示詩人“傷春易逝”的無力感。

②春江水暖鴨先知

這句是三個名詞:春江,暖水,先知鴨。鴨先知:並不是鴨先知道水是熱的,因為此句序列“水暖”在前,“鴨先知”在後,所以知道已經發生的事不算先知。我認為“鴨先知”是指“受神啟示而預言未來的先知”之先知鴨,先知鴨在下兩句會揭示。

此句是詩人感慨自己不如鴨,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③蔞蒿滿地蘆芽短

蔞蒿、蘆芽雖可食用,但並非一年到頭都可食用,老了就不能吃了。“滿地”的意思是荒蕪的不像樣。

蘇大師當時肯定在想“吃完了這茬,可以養小龍蝦嗎!?”

④正是河豚欲上時

「卅一」蔞蒿,引發的蘇軾詩句新解,老知識又一次被顛覆

重點來了!鴨先知:蔞蒿蘆芽河豚可以同吃!這點蘇軾也知道,但是他以為鴨先知不知道他知道。

“河豚欲上”應為倒裝句“欲河豚上”,河豚味美世人皆知,“欲河豚上鉤、上鍋”就理所當然了。

此句更附合詩人由陰沉變憤恨甚至大殺四方的心情。

“桃花不常開,先知也狂笑,有了滿地蔞蒿,吃光河豚,我讓你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