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理老曹之《易經》新解

我只想寫一本實實在在只針《易》而釋《易》

的書,我對十翼並無偏見,只是天生愚鈍,於

聖人之書領會不深,也只能作為參考也不納入

本書的主體了。

這本書我還想讓每一個人看得明白,於是我給

生僻字加了漢語拼音並做了註解,以提高大家

的效率。雖然我力求精準,但失誤也在所難

免,如果有錯標誤標請讀者指正。為了保證每

一個字接近其本其源,我不敢妄斷一個字,皆

以《說文》與《段注》、《徐注》等反覆求

證,數百字都追溯到甲骨文、金文的時代。但

比較讓我失望的是《說文》與《段注》等對於

《易》字的釋解大部分也皆是以史上名家為

準,相當的解釋我沒有采用的原因就是這不是

他們對《易》字的釋解,是引用。,文字專家

對《易》研究不深也能理解,畢竟工作範圍不

一樣。但《說文》與《段注》、《徐注》對於

其他字的註解精闢獨到,確實給了我極大的幫

助。我不想附和於定論,因為《易》也不是他

們寫的;也不想標新立異,就技術而言,研究

就是研究,講究實事求是,我只想實事求是的

去釋解每一句爻辭和卦辭。

《易》字的求證用了我海量的時間,但這些工

作量和我排定六十四卦宗族譜的工作量來比,

只能小巫見大巫,兩三天不睡是常態,常常一

句爻辭讓我進去就出不來,當最終領悟出悟暗

爻時,驚歎《易》之嚴謹,也常感念聖人賢

德。我找出了暗爻,找出了《易》卦的血脈,

並且很明確的知道了《易》卦只是看起來有六

十四個,其實遠不止此數。上帝終於把一把金

鑰匙交給了我。有了暗爻的幫助,一條被忽略

了幾千年的線索一條條躍了出來,每一次延伸

都順理成章。看似毫無聯繫的卦爻辭竟然如人

之經絡一樣構成了一部讓我為之跪地膜拜的天

籟之音。世界上最宏偉的交晌樂與之相比,都

一定自慚形晦。

《易》之六十四卦宗族譜在無數日夜的基研下

終於完成,既或我看著是流暢的,也許在很多

人眼裡或也是牽強的,請大家批評指正。

歷史似乎忽略了一代《易》之宗師邵子,如果

不是他的著作,我將永遠徘徊在《易》閒之

外,正是這位北宋外王內聖"的大宗師,他的

《漁樵問對》、《觀物篇》、《觀物外篇》引

領我打開了與三千前的聖賢對話的大門,也是

邵子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天地大道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章為基礎,我所講的內

容都是多年研究心得,,以此為基礎,才能更

好的看第二章。第二章是細述六十四卦的來歷

與去向並其血脈發展的,可以說每一個卦是由

幾十個未解之謎構成的,差不多都是史上少有

人言極或是根本無人言及的問題,如果一條條

的列出來,光是這些問題就要佔到幾十頁,所

以相當的問題就沒有提出,直接解卦時就解掉

了《易》的每一條脈絡演的都是一臺情景劇,有

背景,有人物,有情節,這些情景劇是用舉例的方式告訴我們如何做人與做事,自己強勢與主動時也並非一定勝出,自己弱勢時也會因強勢對手的道德敗壞而得勢,每卦的每一個爻是一個人,因為一個小事情或是思想的小變化,會導致所有爻的變化。當事情發生時,自己這樣想這樣做會展成什麼樣子,自己那想那樣做又什麼發展成什麼樣子。二十個經典案例顯然是《易》主的精心設計與安排,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做事。

《易》之六十四卦,各隨其宗,如人之經脈生

生不息,靈動而真實。希望大家如厚待《易》

一樣寬容這本書和我對傳統釋《易》的放棄。

易催

偶履小過屯香逸

習坎解困研未濟

升豫隨謙剝恆蹇

中孚無妄節損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