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爲原配,卻一生無愛,爲丈夫的女人撫養了6個孩子

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與張學良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後來,張學良、楊虎城分別被蔣介石囚禁。1949年,蔣介石密令毛人鳳在重慶將楊虎城及其幼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一起殺害,而遠在西安的張蕙蘭還矇在鼓裡。

她雖為原配,卻一生無愛,為丈夫的女人撫養了6個孩子

張蕙蘭,生於1905年,陝西省蒲城縣孫鎮人,14歲嫁給楊虎城,是楊虎城的第二個妻子。父親張養清是一家中藥鋪的小老闆,在楊虎城做刀客時,張養清就聽說過楊虎城,很是佩服他的俠肝義膽。

後來,楊虎城的母親回孃家探親時生了一場病,張養清幫助醫治,並多次派張蕙蘭去送湯藥。楊母見張蕙蘭乖巧伶俐非常喜歡,終於在一次去張養清處治病時,雙方定下這門娃娃親。1916年,楊母把張蕙蘭帶回家,在楊家她操持家務,孝順楊母,深受家人的喜愛。

她雖為原配,卻一生無愛,為丈夫的女人撫養了6個孩子

第二年,已經成為營長的楊虎城回家探親,見到了張蕙蘭。知道了這門婚事後,楊虎城當場拒絕。原來,此時的楊虎城剛結婚不久,他和妻子羅佩蘭是在軍中認識的,屬於自由戀愛。

楊母先是苦口婆心的說了不結婚對張蕙蘭名義上的損害,又說楊虎城多年不在家,自己身邊無人照料等等,楊虎城是有名的孝子,聽完後只得同意和張蕙蘭結婚。

她雖為原配,卻一生無愛,為丈夫的女人撫養了6個孩子

羅佩蘭懷孕後,被楊虎城送回了老家,在張蕙蘭的悉心照料下,羅佩蘭生下了楊拯民,後來又有了楊拯坤。不久,羅佩蘭重病纏身,闔然離世。當時軍閥混戰,吳佩孚派10萬鎮嵩軍攻打西安,楊虎城拒不投降,吳佩孚立即轉變政策,想要拿楊虎城的家人威脅他。

機警的張蕙蘭早就帶著楊母及楊拯民離開了家鄉,在渭北地區與北洋軍周旋。有一次,三人與北洋軍相遇,只能呆在林子裡捱餓,張蕙蘭冒險出去討吃的,碰到一戶好心人不僅給了些吃的,還幫助他們躲避了北洋軍的抓捕,這樣的境況一直持續到西安解圍。

她雖為原配,卻一生無愛,為丈夫的女人撫養了6個孩子

西安事變後,楊虎城和楊母先後病重,張蕙蘭一直兩邊照顧,卻忽略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楊拯仁。而此時的楊拯仁已患猩紅熱好幾天,她卻一直不知道,後來剛送進醫院楊拯仁就斷了氣。張蕙蘭受到這一沉重打擊,精神失常了。

楊虎城自知蔣介石肯定不會放過自己,就藉著去國外考察的時機遠離國內複雜的環境。臨行前,他跪著對精神失常的張蕙蘭說:“蕙蘭啊,就這樣走了,虎城對不住你呀”。1937年,剛從歐美訪問回國的楊虎城及第三任妻子謝葆真、幼子楊拯中在南昌被囚,直到楊母去世也沒有回來。

她雖為原配,卻一生無愛,為丈夫的女人撫養了6個孩子

此時已經恢復正常的張蕙蘭心急如焚,除了照顧羅佩蘭留下的兩個孩子外,她把謝葆真的4個孩子也接到身邊,孩子們長大後都去了延安。在得知楊虎城被害後,張蕙蘭大病一場。病好後,她一個人拄著柺杖去西安城外買下7畝地作為楊虎城的墓地,也就是現在的楊虎城烈士陵園。

1993年,已經是陝西省政協委員的張蕙蘭病危,彌留之際她對孩子們表示:既想回到甘北村祖墳照顧婆婆,又想葬在楊虎城身邊,“就怕自己不合格”。

她雖為原配,卻一生無愛,為丈夫的女人撫養了6個孩子

張蕙蘭死後,兒女們把她葬在了楊虎城墳墓的左側。張蕙蘭的一生不拋頭露面,不讓人拍照,去世後,她的鄉親們為她贈送的輓聯上稱她為“無名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