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眾所周知,我國軍工逆向能力了得。戰爭年代就有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的傳統。兔子“皮尺隊”名聲絕非浪得虛名,很多武器研發過程中都是獲取了他國樣品或技術才突飛猛進,比如國產輕型反潛魚雷研發過程中,漁民意外撈上一條MK46早期型號,然後就有了魚7。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軍艦發射魚7魚雷

小編以前總結過給中國軍工最有幫助的5件舶來品,如現代級驅逐艦、基洛級潛艇、直20。一些網友留言,說突然發現解放軍裝備都是仿製的,對中國國防工業比較悲觀,其實小編想說博採眾長,揚長避短沒有問題,不僅僅是中國,很多大國都在逆向和仿製的道路上走的很遠,小編這就絮叨絮叨其他國家“皮尺隊”的故事。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B29與標著紅星的圖4

蘇聯仿製美國武器的歷史源遠流長。衛國戰爭中,斯大林依據租賃法案多次向美國表達希望能得到B-29,但均被美國政府拒絕。美國深知蘇聯是潛在的競爭對手,保持遠程轟炸機的對蘇優勢是必要的,所以只願意向蘇聯提供中型轟炸機、戰鬥機和運輸機。由於技術基礎薄弱,蘇聯一直難以開展大型轟炸機的研製,就在蘇聯處於困境時,轉機出現。1944年7月29日,一架B-29(編號42-6256)執行轟炸任務時被高炮擊傷,迫降於海參崴,並被蘇聯軍方扣留;1944年11月,又有兩架B29迫降在海參崴。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被拆解的B29

短短4個月,蘇聯就獲得了3架嚮往已久且完整可用的B29,斯大林立即命令蘇聯海軍庫茲涅索夫元帥負責仿製工作,分析認為B29上應用的輕質鋁合金、增壓座艙、遙控炮塔、大功率渦輪增壓發動機、“諾頓”轟炸指揮儀、雷達和其它所有的機載設備都遠超過當時蘇聯的技術水平。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轟炸機的故事還在延續 B1與B1“斯基”(圖160)

1945年6月22日,蘇聯取消自制遠程轟炸機計劃,正式啟動代號“B-4”的四發動機轟炸機仿製計劃,任命原計劃的原總工程師圖波列夫為圖-4的總工程師,後來正式改名為圖-4(即複製B-29的絕密計劃)。整個複製計劃在莫斯科郊外的中央機場內進行,三架B-29,一架用於拆解測繪,一架用於參考,一架用於測試。斯大林命令蘇聯二號人物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直接監督圖-4計劃的進程。B-29轟炸機共有10.5萬個部件,拆下來的每個部件都要經過仔細的測量和照相,無數的線路被一一編號、標記、記錄在案,這些部件僅草圖就畫了40萬份。1946 年夏第一架圖-4原型機開始測試,1947年8月3日圖-4在蘇聯航空節公開露面。蘇聯製造了1200架圖-4轟炸機。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不看文字 您分出哪個是美國貨、蘇聯貨還是國行嗎

60年代,美軍深陷越南戰場,在艱苦的叢林戰中,美軍逐漸發現地雷和狙擊手是對付南越游擊隊的兩大利器,美軍種類繁多的反步兵地雷中,M18“闊劍”定向地雷尤為著名。打開闊劍地雷背板,祛除約1.5磅的C-4塑膠炸藥後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700顆鋼珠,這些鋼珠爆炸時以60度廣角的扇形範圍擴散,最遠射程可達250米,100米為中度殺傷範圍,50米可以致命。如此神器,誰不喜歡?援越軍事顧問團的中方人員獲得該雷實物之後馬上就將其送回國內進行研究仿製,製成了中國66式定向反步兵雷。蘇聯獲取了此種地雷後也立即仿製和改進,型號是MON-50反步兵雷。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AV-8B 美國進口後升級極大提升了飛機的性能

美國其實較少通過測繪來仿製別國武器,而是通過另外三種辦法:一是買,二是挖,三是學。北約很多國家都具備很強的軍工研究能力,如果真碰上好東西,自己研究費時費力,又不經濟,直接買就是了。美國直接買的武器裝備有很多,比如海軍陸戰隊的AV-8B來自英國,再比如“斯特賴克”旅裝備的加拿大產LAV III(8×8)裝甲輸送車,基於“鋸脂鯉/皮蘭哈”-3型裝甲車,鋸脂鯉/皮蘭哈則是瑞士莫瓦格公司的著名品牌,買的也是二導手。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LAV III裝甲輸送車

仿和買是針對兵器,挖針對的是兵器背後的設計師。都知道二戰德國聚集了很多天才科學家和工程師,二戰後,他們作為最大的寶藏被美蘇兩國掠走。蘇聯為此還成立了專門的NKVD特種部隊,專門在德國境內挖掘搜捕德國導彈專家和技術人員。他們挖掘到了200多名的德國導彈專家,還有許多技術人員。1945年7月,NKVD竟然在柏林以西100公里左右,找到了V2導彈制導系統的總師格特羅普,之後很快,蘇聯的R1導彈就上天了。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隱藏在森林裡的V2飛彈

德國陸軍火箭研究中心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美軍佔領該地區後,立刻把該中心的科學家及家人一起安置在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即遠離蘇聯的英美佔領區。美國還把目光投向了即將成為蘇聯佔領區的薩克森州和圖林根州。德國投降前,大批研究人員和設備從柏林撤退到這兩個州。美國自然不希望這一切被蘇聯接管並從中受益。於是,美國人在蘇聯的眼皮底下悄悄的安排撤退行動,鼓動這些德國科研人員及家人帶上必要的行李、財產和文檔,乘坐汽車到達最近的火車站,再坐火車到達英美佔領區。到1947年,共有1800德國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以及他們的3700名家人達到英美佔領區。其中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立刻被美國情報部門扣留和審訊,時間長達數月。最終,美國人把1600多名德國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帶到美國,包括馮·布勞恩和他的V-2火箭研究團隊。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科羅廖夫與馮·布勞恩 太空競賽背後的“一代宗師”

針對美國咄咄逼人的行動,蘇聯也推出了自己的招募德國科學家的計劃,該計劃代號“奧薩瓦根行動”。1946年10月22日,蘇聯在一夜之間招募了2000多名德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並將相關的設備全部運往蘇聯,比如著名的德國光學巨頭卡爾蔡司公司,1萬多臺設備中的9000多臺都被運回了蘇聯。蘇聯內務部甚至繞過當地的蘇聯佔領軍政府,直接動用了92列火車來運送這些德國專家和他們的家人(大約1萬多人),包括他們的傢俱和生活用品。二戰結束後,冷戰拉開序幕,美蘇開啟了全方位的競爭。試想,如果沒有馮·布勞恩和他的V-2火箭研究團隊,美國怎能在太空競賽中最終壓倒科羅廖夫領銜的蘇聯,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攜帶響尾蛇導彈的F86F(紅框) 王自重烈士

第三點,學。學習是全方位的,從原理到設計,從材料到工藝,各方面都可以學習,也許研究中就一兩個環節卡了脖子,只要突破,就有成績。比如蘇聯和中國在仿製“響尾蛇”過程中曾經卡在導引頭上。(溫州灣空戰中,英雄王自重烈士身陷12架飛機圍困,臨危不亂,擊落2架敵機,被響尾蛇空空導彈擊中,遺憾地成為了空空導彈的第一個戰果)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響尾蛇”殘骸 為蘇聯和中國空空導彈發展起到了極大作用

再舉個例子,米格25開啟了超音速戰鬥機雙垂尾時代,不信您看,米格25之後,F14、F15、F18是不是都採用了雙垂尾?米格25與F15是不是有幾分神似?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米格25與 F14\15\18

下篇,小編將繼續為您講述“兔子皮尺隊”的故事。敬請關注頭條號“RUSE兵者詭道”,小編為您呈現更多更精彩的軍事資訊和故事。

軍工皮尺隊外傳1:逆向不丟人 美蘇也仿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