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母校,作者是蘄春向橋鄉鄧應林

作者/鄧應林

看到轉發來一封母校致校友的公開信,我很高興。信很感人,象是年邁母親對長大遠行孩子的思念與期盼。也得知了母校迎來了50華誕喜慶的日子。我好激動,讓我又憶起了母校,憶起了依偎在母校那段美好與幸福的時光。

憶母校,作者是蘄春向橋鄉鄧應林

母校坐落在一個奇特的小山丘下,三面環山,象是坐在一把“圓椅”上。學校大門正對著向橋大街。人家說:向橋中學(我的母校)風水好,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我深感自豪! 校背後的小山丘,也許同學們還會記得,會覺得它是同學們的“第二課堂”嗎?記憶的小山丘,總是草色青青,蓬鬆柔軟,山頂上涼風習習。也許室外光線好,又能親近自然,老師允許同學們在晚自習課前的課外活動,帶著書去小山丘溫習功課。同學們三個一群,四個一夥坐在一起讀書郎朗。附近做農活的人們也投來讚許的目光。夜幕降臨時,同學們又回到各自的教室。 那時人們生活還不富裕,學校學習的條件也很差。在晚自習課上經常斷電,教室裡只好點亮著油燈。可大家還是很自覺、認真的做作業或是做些試卷。也有的幾個同學擠在一盞油燈下學習,象是兄妹一樣在“挑燈夜讀”。教室內會煙霧騰騰,而老師也會在油燈下為同學們來講解作業。下課鈴響了,老師宣佈下晚自習。可同學們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更正答案。下晚自習很久了,可教室裡還會亮著跳動的燈火。

憶母校,作者是蘄春向橋鄉鄧應林

我畢業那年的教室,是靠著最山邊。都是一排排的平房子。教室前面還有一棵棵高大的泡桐樹,那時的教室還在嗎? 記得那年中考倒計時最後的30天,學校為我們開了“中考動員大會”。畢業班的同學們都集在我們教室裡,集在一起,人很多,也很熱鬧。教室的黑板上用粉筆寫著一副對聯: 進黃高上重點,非我莫屬 考清華入北大,金榜題名

會上,首先上臺講話的是我們的老校長,矮矮的個子,笑眯眯的,嘴裡露出補上的一顆“金牙”。他鼓勵我們迎難而上,在最後的30天刻苦學習,努力衝刺。他還講述了上兩屆取得好成績我們的學長們刻苦學習的感人事蹟。他最後脫口而出一詩句鼓勵著我們“不是教室吹海口,試看中考顯雄風”。贏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憶母校,作者是蘄春向橋鄉鄧應林

還有其他的校領導與科任老師講話了,也有學生代表相繼發言。 最後上臺講話的是我們的班主任,他笑眯眯對大家說:“我把同學們看作是一匹匹馬兒,是一朵朵的花兒,願我的馬兒,一馬當先;願我的花兒,光彩照人”。在場的老師笑笑地說:“還是語文老師會講話”。最後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大會也結束了。 這次大會後,同學們更加努力的學習。在後來的中考,同學們沒有辜負眾望,取得了好成績。為母校爭得了中考成績全縣第一的三連冠。讓人刮目相看。 我為母校深感自豪! 雖然我與母校聚焦只有短短的三年,可那段幸福與美好的時光,會不時地在記憶的長河中泛起著朵朵的浪花,母校會讓我常常地憶起。 2018年5月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